金门入冬后仍可见大蛇出没,环岛北路中兰段昨再发现1只超大的缅甸蟒,县府建设处研判牠躲藏于枝叶覆盖的灌木丛过冬,因连日冬阳温暖舒适,才爬出来作日光浴。农林科提醒,乡亲若发现蟒蛇出没,应通报相关单位处理,切勿擅自猎捕、虐待骚扰或宰杀,以免触犯法令受罚。
县府表示,过去曾认为金门的缅甸蟒为外来种,但农委会委托学者专家进行「金门地区蟒蛇生态及遗传基因定序研究」,发现金门在明、清的文献古籍中就有许多蟒蛇记载和描述,在1960年代之后,由于密集的驻军与屯垦,蟒蛇在金门岛上的数量降到极低,期间只有非常零星的纪录,直到驻军裁减后数量才回升,并在2000年左右达到高峰。
农林科长郑向廷说明,缅甸蟒自然分布范围包含东南亚至广东、广西及福建一带,在亲缘关系上,分析结果显示金门地区的蟒蛇与福建沿海的族群血缘相近,反而与宠物店及东南亚贩售的蟒蛇相距甚远。由于蟒蛇具有相当程度的渡海能力,依据文献甚至近几年的新闻报导,在广东福建沿海岛屿间、金门本岛,甚至兴建中的金门大桥或海上,均有发现蟒蛇在海水中载浮载沉或渡海上岸的纪录,这都是生物迁徙的自然现象,并不算是外来种。
另外,研究发现金门蟒蛇在夏天常于夜间活动,因此不易观察;秋、冬2季白天是蟒蛇出没的高峰,由于夜间气温过低,蟒蛇会利用白天,尤其冬日阳光充足回温时,至空旷或温暖的水泥铺面吸收太阳热能,因此极容易被民眾发现。但金门地区冬季温度过低,大幅限制金门蟒蛇的数量及体型大小,依据研究估算金门成蟒不超过120只,每只每年至少需进食约250只鼠类,不仅具生态平衡功能,更是维护田间农作的好帮手。
近年通报资料显示,民眾通报发现蟒蛇区域多位于鸡舍及社区脏乱点,这些也均为老鼠常出没区域,只要注意居家环境卫生,即可大幅减少蟒蛇入侵民宅机会。
县府表示,金门的缅甸蟒属于一般类野生动物,受到野生动物保育法、国家公园法规范,不得随意猎捕、虐待骚扰或宰杀,违者将裁处新臺币6万到30万元。县府吁请民眾若发现蟒蛇,应让牠自行离开,如有入侵住家民宅或动物笼舍,可拨打119通报消防局,消防局将转由县府委托之厂商派员前往处理,切勿擅自猎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