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政府继东山街标线人行道成功案例后,近日再于新竹市中华路新竹国泰医院前路段画设总长160公尺、宽1.5公尺绿色标线人行道,让就医民眾有步道可走,等待公车的民眾也有安全的等候空间。
交通处表示,中华路是新竹市市区重要道路,加上新竹国泰医院因就医民眾多,常见人车争道情形,此外,就医接送空间明显不足,公车站缺乏候车空间,路边违规停车乱象,造成就医民眾出现推着轮椅或拄着拐杖寸步难行、无路可走的窘境。
因此,市府积极与新竹国泰医院及周边住户沟通,由院方释出院前空间,沿线住家调整停车位,让市府画设绿底标线型人行道,绿色行人穿越道,明确规画行人动线,也减少停车乱象。此外,在公车停靠处调整车道配置,将公车停靠区外推,腾出民眾等候空间,让民眾等公车不再无处可站。
交通处长倪茂荣表示,建置实体人行道必须考虑居民车辆进出、车流量及道路宽度等条件,2020年完工的东山街标线人行道是市府和沿线住家合作的成功案例,解决了新竹高中、培英及建华国中人车抢道与住户的停车需求等问题。
而新竹国泰医院紧临中华路,上下班车流量更大,且居民车辆进出频繁,因此参考东山街成功案例採用标线人行道明确画出行人空间,让行人及等候公车的民眾有安全的庇护空间,尤其行动不便的就医民眾更是受惠,不用再走在车道上,与车争道而担心害怕。
就医的陈先生说,国泰医院周边临停或违规停车的情形明显减少,过去医院周边行车动线缺乏规画,到处都是併排与临停车辆,影响行人安全,明确画出人行道之后,景观变得比较好,走路去医院、等公车明显感受到较以往舒适与安全。
交通处指出,市府以「行人优先」的理念推动步行城市计画,道路空间足够的地方设置实体人行道,但道路空间有限的地方,会利用路肩规画1.5公尺的标线人行道,并以明显的绿底标线人行道提醒驾驶人该处为人行道,不得占用停车,以维护就医民眾步行安全,未来市府也会以此成功案例持续扩建人行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