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公司探採事业部採油工程处今年年8月6日通报原能会,于苗栗地区执行天然气探井电测作业时,发生探测器卡阻于地下约2800余公尺处。该探测器内含2颗铯-137及1颗氚-3等3颗放射性物质,8月至今共打捞5次均未顺利回收。

原能会表示,铯-137及氚-3为原能会列管之登记备查密封射源,皆属国际原子能总署射源风险分级最低等级之第五类低风险射源,接获中油通报后,即要求中油公司确保环境辐射安全,并应积极进行设备故障排除作业。

原能会指出,经评估卡阻地底之射源无腐蚀泄漏或破裂之虞,应对民眾与环境无辐射安全风险之疑虑,已派员至现场监督故障排除作业进行,定期执行环境辐射侦测,确认作业场所周围环境辐射均属背景范围,採油工程处于故障发生至12月中旬期间,共执行5次电缆打捞之故障排除作业,惟因技术问题迄今未能顺利回收射源棒。

原能会表示,依「游离辐射防护法」规定,放射性物质之机具若未于6个月完成修復,原能会要求应申请射源停止使用,中油公司已完成射源停用申请,也将持续要求中油公司参考国际作法,採行更先进之钻机打捞工法进行射源打捞,并做好完善之打捞计画。

#射源 #原能会 #打捞 #中油公司 #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