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曾义和曾任青溪国中生物老师,年轻时探险发现许厝港溼地候鸟群聚,开始蹲点拍摄纪录,甚至变卖长辈遗产添购摄影器材,27日将30年来记录的5张万生态幻灯片,无偿全部捐给桃市府进行数位典藏,市长郑文灿亲颁感谢状,允诺会善用环境教育推广。
曾义和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生物学系,21岁就开始在桃园青溪国中任教,他说台北关渡和新竹金城湖都是赏鸟胜地,中间的桃园一定也有据点,他推测鸟类迁徒路径一步步寻觅,终发现许厝港湿地,但当时还无人开始记录,身为生物老师当仁不让,一头栽进野鸟世界。
曾义和笑说自己「没事就来」,有人觉得吹海风艰辛,但他不觉得是工作,尤其看到照片打在电脑萤幕上,特别满足,他也感嘆,全球暖化、环境变迁,许多过去曾到访的候鸟已消逝,「就只见过这么1次!」还好还有相片为证,他认为相机、相片保存方法都改变,私人工作室不够完善,希望借助国家之力保留候鸟的美,他也提到,许厝港溼地就在机场旁,投宿过境旅馆只要花不到百元的计程车费就能尽赏美好画面,身为国家门面非常重要,也展现台湾注重保育。
郑文灿说,曾义和长年观察并拍摄大园区滨海的野鸟生态,并将拍摄作品发表于《大地》环境生态杂志,如今为让孩子们一赌许厝港湿地30年来的光景,将珍贵幻灯片无偿捐赠给市府,为许厝港重要湿地环境教育注入新活水,未来将由海管处数位化并分类典藏。
「小燕鸥飞翔」意象的环教天幕广场也宣告启用,郑文灿讚是候鸟来台第一站,也预告明年要举行侯鸟音乐祭,结合摄影、生态旅游及音乐活动,让更多人看见丰富的水鸟生态魅力。
郑文灿说,许厝港重要湿地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市府自105年受托管理许厝港重要湿地,经盘点后决定将公有土地961公顷全数纳入划定范围,并分阶段于108年展开全国最大湿地復育工程,除了与环保署合作,清除老街溪河口非法垃圾场废料与污泥,并採取「以鸟为本」的生态工法,拆除非法渔塭并以老街溪出海口淤沙回填,成功新增大约22公顷的湿地面积。
郑文灿说,依照野鸟学会调查,109年观测水鸟数量是108年完成復育前的2.3倍,歷年观测的鸟种纪录快速累计达241种,因此特别举办「2021冬候鸟季」赏鸟活动,邀请师生共同进行生态踏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