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2岁男童一出生即双耳全袭,3岁时以传统手术方式右耳植入人工电子耳,但却反覆慢性中耳炎在2020年造成体内机无法运作,让他顿时失去听觉,无法和正常孩子一样上课,经医护社工努力协助让他接受左耳再置入新的人工电子耳,男童终于走出无声世界、重返校园。
根据统计,台湾每年约有600至2000位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其中又有约200位几乎全聋,即便使用助听器也无效,对于双耳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损且助听器效果不彰的患者,人工电子耳为目前唯一的治疗方式;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人工电子耳中心团队自2018年5月引入微创手术,该名12岁男童即为成功个案。
中山附医人工电子耳中心主治医师温惟升指出,男童一出生即双耳「极重度听损」,在3岁时以传统手术在右耳植入人工电子耳,但因为罹患慢性中耳炎,造成右耳体内机失灵,2020年即完全无法听到外部声音,让他因此无法上课,且已开始学习手语。
经转介到中山附医求治,当时评估其左耳可透过微创植入人工电子耳,唯因人工电子耳自费负担高达近百万元,对于原先就属中低收入户的男童家庭是极为沉重的负担,家属一度想放弃治疗。
温惟升说,全民健保自2017年7月有条件给付人工电子耳,医疗团队得知男童状况,立即收集检查结果以专案送审通过健保给付,社工也启动急难救助机制,争取补足支应手术时自费耗材如顏面神经监测器、伤口凝胶等数万元费用,男童终于在2021年5月在左耳植入人工电子耳,手术后第二天即顺利出院,透过听力师调频以及听能復健的训练课程,在短短数周即能从「听见」声音进步到「听懂」字词甚至语句,并顺利回归校园生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