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3日)傍晚17时46分花莲县外海出现规模6.0地震,为今年第一起有感地震,几乎全台有感,台北市剧烈摇晃超过一分钟!许多民眾大喊「晃到晕」,对此地震科普社群「震识: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解答北市感觉晃超大的原因,是与「场址效应」有关。
稍早脸书粉专「震识: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发文表示,有很多人问「为什么台北摇得比较大」,最主要的原因叫「场址效应」,也就是地质的因素。因为台北以前曾经是个湖泊,有些地方的沉积物松软、加上盆地的地形,让震波进来盆地后能量容易被聚集、震度也因而放大!
921地震教育园区过去就曾介绍,「场址效应」中的「场址」两字,英语是Site,其实就是「场所」、「位址」的意思。地震的「场址效应」,简单的说,就是场址土层软硬不同造成地震波动改变的现象。
而台北盆地正好具备所有场址效应发生的要点,坚硬的岩盘(第三纪基盘)和松软的土层(松山层),其西深东浅盆地外型,不仅造成不同周期的震波放大,也让地震波进入盆地时更容易聚焦,进而产生共振及延长震动的持续时间,也因而让台北盆地内的民眾在地震发生时更加「有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