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新竹市光復路沿线有更安全的人行空间,市府与清华大学联手改造竹市门户,斥资1.1亿元打开清大围墙让校园与社区共享,10日举行动工典礼后将翻新步道、新增87座休閒椅、10座景观长桌,并新植8.5万株乔灌木,打造全长1.1公里城市绿廊,预计今年底完工。
副市长沈慧虹表示,光復路是竹市门户,连接国道1号、科学园区及市区,是重要交通要道,此次市府投入1.1亿打造1.1公里城市绿廊,透过打开清华大学广场,提供民眾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行的安全第一。
她说,这条人行道是9年来首度翻新,新候车亭屋檐将高达4.6公尺,替民眾遮阳檔雨,彻底实现以人为本精神,而大学广场打开后可连结社区居民、孩童生活,步道更可串联汀甫圳、赤土崎公园、公道五路艺文高地、海军六燃厂及将军村开放图书资讯园区,未来将成为居民散步最好场所。
清大校长贺陈弘指出,清华大学即将展现全新面貌,大学与城市紧密连结,共同呼吸、成长与繁荣,宝山路南校门旁南2期校地也将有新面貌。
他并举美国哈佛大学广场为例,表示大学广场是与城市连结最佳介面,未来清大不再高墙耸立,改以广场迎接市民,不但是新竹市的绿门户,更被称作文艺復兴的出发点,期许成为竹市新的文化发动点与新地标。
市府交通处表示,光復路过去无系统性规画,人车拥挤、上下客运时往往影响后方车流行进,此外两侧缺乏完善空间设计,夜间昏暗、入口意象不明确,感谢清大、工研院与市府携手合作推动「光復路绿门户计画」,打造友善步行城市。
此次工程是获内政部营建署「城市风貌及创生环境营造计画」核定总经费9700万元,绿门户工程西起建新路口、东至经济部专研中心,将拆除清大北校门围墙、专研中心实体围墙,并改透空栏杆,打造通透开放舒适空间,另建功路口东院宿舍围墙街角退缩11米,设置街角广场,光復路、建新路口,光復路、建功路口转角人行道加宽及设置庇护岛,以提升行人穿越路口安全性。
另,因清大转运站停等区压缩汽机车用路空间,此次工程也增加1.8米宽的停靠区空间,改善汽机车衝突问题,并重新整理候车亭、售票亭及公厕,盼透过友善与安全的交通环境改善,为市民创造更好的生活品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