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一名年约30岁的工程师,长期坐姿不良,出现腰痛、背痛、手脚麻的情形,已影响到日常活动,至新竹马偕医院检查发现,原来是颈椎长了骨刺与腰椎椎间孔狭窄,神经外科医师林子耀透过核磁共振影像确认是第4、5节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施行颈部疼痛点注射,以及腰部脊椎内视镜椎间盘切除术,将压迫神经的病灶磨除,术后手脚麻痛感大幅改善。
人体的每一块脊椎之间都有一块椎间盘,作用就像避震器,负责缓衝、延展、保护等功能,林子耀指出,如果骨头出现偏移或长出骨刺,就很容易压迫到周围的神经,若症状较轻微,会建议先以药物及物理治疗、疼痛点注射等来缓解症状,然而在较严重的情况或经过治疗仍无法有效改善时,就需要考虑接受手术。
林子耀说明,腰椎内视镜椎间盘切除术为微创手术,只需做腰部的局部麻醉,透过1根约1公分含镜头的管子,伸进椎间孔,直接到达病灶处,经由脊椎内视镜及影像系统可以看到体内的情况,进一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或狭窄的椎孔,减少神经压迫,缓解疼痛。内视镜手术相较传统手术,伤口较小、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微、住院天缩短等优点。
椎间盘突出近来常发生在需要长时间低头、打电脑或是维持固定姿势的族群,新竹马偕医院提醒民眾工作或日常生活时,平常身体酸痛时就要注意,不定时调整姿势和起身拉筋、扭扭腰。如出现酸麻无力等相关症状,建议及早就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