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泉教会纪经仪牧师(左一)、芥菜种会社区发展处中区组长李佩娟(右四)、爱心店家与志工们为社区共好冰箱启用剪彩,象徵互助、共好的理念正式在南屯扎根。(基督教芥菜种会提供)
恩泉教会纪经仪牧师(左一)、芥菜种会社区发展处中区组长李佩娟(右四)、爱心店家与志工们为社区共好冰箱启用剪彩,象徵互助、共好的理念正式在南屯扎根。(基督教芥菜种会提供)
居民前来领取爱心物资,一同见证芥菜种会与恩泉教会致力服务社区的心意。(基督教芥菜种会提供)
居民前来领取爱心物资,一同见证芥菜种会与恩泉教会致力服务社区的心意。(基督教芥菜种会提供)

基督教芥菜种会与台中市基督教恩泉教会共同合作设置南屯区第一个「社区共好冰箱」,17日在基督教恩泉教会正式启用;透过捐赠及重新分配的方式,让食物重新返回提供给需要的民眾,使家里多余的食物做更好的运用,转而成为别人的需要和祝福。

基督教芥菜种会传承创办人孙理莲宣教士「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的精神,致力于透过串连社区网络的伙伴关系,将服务传到偏乡的弱势者身上。秉持「食物不浪费,打造无飢饿社区网络」的精神;芥菜种会避免资源错置、食物浪费,有需要者可以就近免费取用,也提供给弱势者一份稳定安心的食用供给,除了减少资源的浪费,尊重食品生产者,更是为永续环境尽一份心力。

南屯区因经济结构转型,许多年轻夫妻选择到外地工作,把小孩留给祖父母照顾,所以隔代教养家庭成为在地趋势,且因新住民比例多,与台湾文化间的磨合,也是值得社会关注的议题。

深耕南屯区多年的基督教恩泉教会纪经仪牧师表示,希望社区共好冰箱能成为一个管道,让愿意提供帮助的民眾或教会,可以有贡献与学习此助人模式的机会,一起为社区尽一份力;未来在社区内可自行循此模式,建立据点,帮助在地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芥菜种会连结在地的爱心店家,包括福兴芋馒头、馒头叔叔与大城包子馒头,每周固定捐赠馒头和包子,由基督教恩泉教会负责维护管理。经过一个月的试营运期间,透过民眾走出家门领取包子、馒头等食物,教会增加了与社区民眾的互动,试行期间已有约百位居民前来使用共好冰箱服务,为地方社会福利提供补充方案,也期待藉由食物分送的过程能帮助更多弱势者走出家门,藉此进一步即时提供协助。

芥菜种会社区发展处中南区主任游婷婷说,根据环保署数据,保守估计台湾平均每人一年的厨余量约96公斤,与欧美并列,同为浪费大国,比中日韩平均多20%;芥菜种会长期致力于国内弱势儿少、妇女与长者等各项社区服务,并以「芥助网」的形式,推动社区共好的助人网络,其中社区共好冰箱为芥菜种会社区食物银行的延伸,承接民眾家里多余的食物,转而成为别人的需要和祝福。

基督教恩泉教会社区共好冰箱目前每周一下午3点提供服务,民眾不限身份和年纪,有需要者可以在教会门口领取食物,纪牧师也邀请乡民一起分享家中多余食物,让共好冰箱的理念得以延续下去,期待透过食物供需的连结网络,帮助更多社区里需要关怀的家庭。

#教会 #芥菜种会 #社区共 #社区 #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