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气寒冷,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更应该重视保健,卫生福利部桃园医院营养师周柏颖提醒,不吃鱼罹患大动脉瘤与主动脉剥离的死亡率,是每周吃1至2次的1.9倍,有民眾担心吃鱼会有重金属及塑胶污染问题,只要常替换不同鱼种可以减少风险,而不便自行烹煮食材的上班族也可以选择补充鱼油作为保健手段。
周柏颖表示,台湾四面环海,无论是养殖业、远洋渔业或近洋渔业,都十分发达,鱼类品种眾多,包括鲔鱼、鲑鱼、秋刀鱼、台湾鲷、红魽、白带鱼、鲈鱼、马头鱼、金枪鱼、石斑鱼等,种类相当繁多,基本上走一趟市场,几乎想吃什么鱼都可以买到,建议民眾可以多食用鱼类。
周柏颖指出,根据研究报告显示,不吃鱼罹患大动脉瘤与主动脉剥离的死亡率,是每周吃1到2次的1.9倍,吃鲜鱼不单单只有补充鱼油而已,还有良好的蛋白质及维生素D,鱼肉好消化吸收,是老少咸宜的蛋白质,只是在吃时要务必留意鱼刺。
「替换不同的鱼种可减少重金属污染的风险!」周柏颖说,不少民眾会忧心吃鱼会有重金属及塑胶污染问题,不过只要天天变换不同鱼种及烹调方式,让身体摄取不同营养素及其他微量矿物质,可以减少污染风险,
谈及鱼油是否是比较差的选择?周柏颖回应,针对不喜欢吃鱼、外食接触到的鱼多以油炸为主,或是独自1人无法购买整条鱼烹煮者,是建议可以採用补充鱼油的方式来保健。不过也提醒有在使用抗凝血用药的患者,要先询问专业人士意见后再食用,避免加强抗凝血作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