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报导,大陆国新办11日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採购情况。大陆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表示,大陆组织药品集中採购已开展六批、共採购234种药品,涉及市场金额约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和生物药採购金额的30%。

大陆国家医保局表示,2021年开展了胰岛素专项採购,首次将集中採购从化学药拓展到生物药领域。高值医用耗材集採聚焦心内科和骨科两个群眾最为关注的领域。心臟支架集中採购已平稳运行一年,中选支架使用总量169万个,达到全年协议採购量的近1.6倍。去年针对较为复杂的骨科耗材开展了大陆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採购,进一步扩大了改革的覆盖面。

地方也按要求积极开展药品、耗材集採。目前,所有大陆各省份均已通过省级或省际联盟的方式开展药品、耗材集採。从採购品种看,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大药品板块均有涉及,冠脉球囊、眼科人工水晶体两个品种已实现省级集採全覆盖。

随着集中採购深入推进,集中採购品种总体呈现出「价降、量升、质优」的特徵。具体来看:价格回归合理水平,群眾受益明显。前六批药品集採平均降价53%,心臟支架平均降价93%,人工髋、膝关节平均降价82%,有力地挤出了价格虚高空间。截至2021年年底,大陆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採已累计节约费用2600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在维持医药价格总水平稳定上起到重要作用。国家医保局开展的医药价格指数监测显示,2019年、2020年化学药品价格水平比去年同期连续下降,降幅达7%左右。药品平台採购数据也显示,大陆全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总费用在使用量持续放大的情况下,稳中有降,2019年为8655.6亿元,2020年为7836.8亿元,降幅近10%。

临床使用药品、耗材的质量得到提升,临床服务需求充分释放。据统计,集中採购品种中,群眾使用原厂药和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仿制药的比例,从集中採购前的50%左右提高到90%以上。

集中採购前,临床使用的心臟支架约1/3为不锈钢材质,集中採购后性能更好的铬合金支架使用比例超过95%,集中採购有效促进了高质量产品的市场替代。集中採购品种使用量相比集採前上涨,更多患者获益,如B肝用药恩替卡韦用量比集採前增长78%,白血病用药伊马替尼增长35%,说明临床需求得到充分释放,更多患者得到治疗。

推动形成公平竞争、质量保障与创新驱动的行业发展新格局。集中採购通过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逐步完善了医药领域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引导企业加强质量和成本控制,积极开展产品研发和一致性评价工作,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三医」联动。集中採购促进了医疗机构收入结构优化,通过将节约的医保资金按一定比例留用医疗机构的方式转变激励机制,也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创造了条件。

下一步,大陆国家医保局将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採购,使集中採购

成为公立医疗机构採购的基本模式。药品集採在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大板块全方位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重点聚焦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品种。

到2022年年底,实现大陆国家级和省级集中採购药品合计数在每个省份均达到350个以上,高值医用耗材品种数达到5个以上,使集中採购成为常态,稳定社会预期。

★植牙何时纳入集中採购?

关于骨科耗材、植牙等耗材品种的具体安排,大陆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表示,脊柱类耗材正在进行摸底研究,且正进行信息标准化。因为骨科临床的需求很大,但是标准不一,尤其是产品的组成非常复杂,所以如何按照临床医疗的需要来形成採购产品组,这涉及很高的技术环节,现在已经在研究方案,近日将与高值医用耗材联採办进行专题研究,并且广泛听取临床专家的意见、广泛听取企业的意见,争取上半年形成一套初步的方案,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今年能够顺利进行开标。

植牙是一种重要的缺牙修復治疗方式,社会需求也很大,大陆各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也很多。所以从去年年初就开始部署,由四川组织省际联盟,研究植牙体集中採购规章,现在方案基本成熟,也广泛听取了临床、企业和各地意见,准备今年上半年力求能够推出一个地方集中採购的联盟改革,也是在牙科种植体探索的一种集中採购方式。

#集中採购 #药品 #集採 #开展 #採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