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线上国语辞典将进行修正,以加注方式说明,母亲的父母不须另称为「外公、外婆」,可称为祖父祖母,「没有内外」分别,但这项改革引发大批网友不满,批评「吃饱太閒」。教育部部长潘文忠15日表示,除了外公、外婆的称呼有加注说明,外孙及外孙女也会加注为「今亦称为孙子、孙女」。惟这八字注解再度点燃网友怒火,纷纷批评政府不知轻重缓急、混淆称谓。
立委王婉谕11日在脸书发文道,很多孩子不解,「为什么爸爸的爸爸妈妈、跟妈妈的爸爸妈妈,会有内外的差异?为什么妈妈的爸爸妈妈是外公外婆?不都一样是阿公阿嬷、爷爷奶奶吗?」她相信不管是爸爸的爸妈或妈妈的爸妈,祖父母对孙子的疼爱,都一定不会有内外之分,「不用再分内外!爸爸的爸妈?妈妈的爸妈?都是阿公阿嬷、祖父祖母了!」
潘文忠15日表示,目前社会上对于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的称呼,并没有跟祖父、祖母、阿公及阿么有明确区分,而在法律上,对于祖父母也没有内外之分,因此,教育部将原本解释保留,另外以加注的方式说明,也会将外孙及外孙女特别加注「今亦称为孙子、孙女」。
此消息引起热烈讨论,大批网友持反对意见,纷纷涌入《中时新闻网》与脸书相关连结留言:「政府到底知道轻重缓急吗?蛋价稳了吗?疫情散了吗?」「政府只会做这些无聊至极的事,缺蛋的事赶快去解决啦」、「原来当官的都比我閒」、「一群领国家薪水、吃饱撑着没事干的官员」、「无聊当政绩」、「黑白来」、「不知孰轻孰重的官员,人民需要的是这些吗?」「这个政府整天做没意义的事来刷存在感」、「称谓混淆,日后会有财产土地继承的法律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