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线上国语辞典将进行修正,以加注方式说明,母亲的父母不须另称为「外公、外婆」,可称为祖父祖母,「没有内外」分别,但这项改革引发大批民眾不满。立委王婉谕昨日(16)澄清「外公外婆没有不见」,仅透过加注让性平意识与时俱进的纳入解释。但此说法仍引发网友不满,痛批此政策凸显政治人物不知轻重缓急,就连不少年轻人都忍不住开骂。
立委王婉谕11日在脸书发文道,很多孩子不解,「为什么爸爸的爸爸妈妈、跟妈妈的爸爸妈妈,会有内外的差异?指出未来「不用再分内外!爸爸的爸妈?妈妈的爸妈?都是阿公阿嬷、祖父祖母了!」教育部部长潘文忠15日表示,除了外公、外婆的称呼有加注说明,外孙及外孙女也会加注为「今亦称为孙子、孙女」。
但此事引发外界批评、许多人认为多此一举、且非目前最重要的事,王婉谕昨日因此在脸书发文澄清「外公外婆没有不见」,强调外公外婆真的没有从生活中消失,只是透过加注,让性平意识与时俱进的纳入解释;透过辞典的调整,让传统的尊卑之分造成的「内、外」分别,能够逐渐淡化。
然王婉谕的解释并未平息风波,大批网友涌入王脸书及相关新闻连结留言:「我们在意的是,在这个时局,委员放心力在这里,而不是政事。只能说失望了」、「对我来说就只是区分,没有什么歧视的问题,在文字上钻牛角尖的人才觉得有歧视。是不是压根就歧视自己的性别?」「该做的没做、不该做的拚了命做,功倍事半!」「年轻人也不挺!不要搞这些有的没有的,无聊透顶,太閒的官员」、「别说老人,连年轻人也看不下去」、「没实质成绩只能玩文字游戏」。但也有部分网友支持此政策:「支持!这不是无谓的事,而是真正重要的改变」、「我也不喜欢内外之分,现代婚姻应该是更平等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