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Force表示,乌克兰为氖、氩、氪、氙等半导体原料气体供应大国,其中氖气供应全球近7成产量。儘管氖气在半导体制程当中使用比重不如其他产业,但仍为必要原物料,供应若受阻将对产业造成影响。

TrendForce认为,乌俄衝突虽可能衝击惰性气体供应,但由于半导体及气体供应厂均有库存,且尚有其它地区可供应,因此短期内不至于造成产线中断影响产出。不过,气体供应量减少仍可能造成价格上涨,使晶片生产成本可能因此上涨。

惰性气体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微影制程,制程线宽需进一步微缩至220奈米以下时,即开始进入深紫外光(DUV)光源准分子雷射世代,以惰性混合气体与卤素分子混合,藉由电子束能量激发产生深紫外光波长,将制程推进180奈米以下线宽。

DUV准分子雷射中所需要的惰性混合气体包含氖气,且为混合气体当中的必要气体,难以取代。而半导体微影制程当中需要氖气的制程主要为DUV曝光,制程节点涵盖自8吋晶圆180奈米至12吋晶圆1X奈米。

TrendForce研究显示,全球180~1X奈米晶圆代工产能约占75%,除了提供极紫外线(EUV)先进制程的台积电及三星,多数晶圆厂180~1X奈米营收占比逾9成,且电源管理、Wi-Fi、射频(RF)、微处理器(MCU)等自2020年供给即吃紧的零组件,制造制程均在此区间。

DRAM方面,TrendForce表示,除了美光(Micron)外,韩厂正逐步加大採用EUV制程的1 alpha奈米占比,但目前仍有超过9成产能採用DUV制程。至于NAND Flash则全数採用DUV微影技术。

#乌克兰 #半导体 #气体 #晶片 #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