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在即,按照前几次党代会运作流程分析,二十大报告的起草和人事安排,都已开始悄然启动。自北京冬奥开幕后,从2月7日起,包括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内的8名正国级最高领导人就集体隐身,已连续8天未公开露面。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似乎意味高层的集体检疫休假已经结束。
香港《明报》报导,每次党代会,除人事安排,中共总书记所作政治报告最引人注目,将决定中共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政治路线。据中共官媒的事后报导,十九大报告起草小组首次全体会议是在2017年1月13日召开,习近平亲任组长;十八大报告起草小组2012年1月成立,由内定接班的习近平任组长,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在1月5日起草小组首次全体会议上讲话定调;而十七大报告起草小组,在2006年12月已经成立,12月11日召开首次起草组全体会议,胡锦涛亲自担任起草组组长。由此可见,党代会报告的起草需时,短至9个月,长近一年。因此推断二十大报告的起草工作,早在2021年底、至迟在上个月已经启动。
由于近几次党代会的报告起草组长,不是中共总书记本人,就是其接班人,如果习近平在二十大上连任,报告起草组组长大机率仍由他兼任。
至于二十大的人事安排,据官媒报导,2007年6月25日和2012年5月,分别举办过十七、十八两届中央领导人的民主推荐投票,即所谓小圈子选举,由时任中委、候补中委及有关方面负责人400多人,一人一票对中央圈定的一份200人名单作表决,确定入围名单。
但2017年十九届方法有变,年初习近平就中央领导机构人选问题,听取各政治局常委意见。4月24日,政治局常委会议通过了《关于十九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酝酿工作谈话调研安排方案》。5月,各省部级官员分别限时阅读《谈话调研有关安排》、《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党员同志名册》、《正省部级党员领导干部名册》3份文件,然后个别与中央领导人面对面谈话,表达自己对新一届领导人选的意见。由小圈子选举变成个别闭门表态,是为避免推荐投票时「投关系票、人情票」的情形,而后来落马的周永康、孙政才、令计划等人,都被指「曾利用会议推荐搞拉票贿选」。
若照此办理,二十大的人事安排现应已开始酝酿,相关名册「两会」后也即将编制,暑期北戴河会议前,应该会有大体眉目。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