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柿子红了,趁着这个季节才吃得到柿子的时机,来一趟小旅行,前往柿饼最大产地新竹县新埔镇,捕捉阳光穿越晒柿子的棚架,所形成光影变化的瞬间,怎么拍怎么美,此刻每人都是摄影大师。错过了时令,也不用懊恼,到柿染工坊DIY,留下「柿柿如意」的印记,日日「柿」好日。
每年9到12月左右,正是柿子成熟盛产的季节。根据农委会统计,台中东势、嘉义番路、苗栗公馆、台东卑南及新竹北埔等,是台湾柿子的主要产地。
除了橙红脆爽的甜柿、软Q的水柿,还有採收后须经人工脱涩才可食用的涩柿,后者大多做成柿饼。新竹县新埔镇的旱坑里,拜得天独厚的丘陵地形之赐,乾旱、溼度低,适合晒柿饼,台湾八成以上柿饼产量集中于此,一片黄澄澄的「柿界」,成为秋天绝佳的景致。
就「柿」好吃
根据文献记载,新竹柿饼与柿乾已有160年的歷史,这是当地带着浓厚海陆腔的客家人保存食物的智慧,趁着新竹县每年入秋刮起的九降风,将原本乾涩、无法入口的柿子,加入阳光、冷风与时间的元素,变成Q软甘甜的柿饼。
20多年前遇到中国低价倾销,新埔柿饼业从23家剩至十余家,但让业者更看重品质,承接了客家传统饮食的文化,深具风土底蕴的况味。
早上四点柿饼业者开始与太阳比赛削柿子皮,才能赶在太阳出来时,端出柿子晒。做柿饼已长达40年的味卫佳柿饼教育农园老板吕理鑑说:「做柿饼的最喜欢寒流,有时九降风连吹一个礼拜,晚上可以高枕无忧,但我们最怕露水。」跟着母姓的他谨记父亲刘火玉说过的话,「照顾柿饼,就像手里捧着鸡蛋,稍不注意,可能血本无归。」如果遇到下雨,一定要赶快收起日晒的柿饼,免得潮溼腐烂。
石柿品种做的柿饼口感Q甜,牛心柿做成的柿饼肉多,吕理鑑多年前成功调整日晒的时间与烘乾的温度,用12月时台中市东势区出产的笔柿来作柿饼,嗜甜的老饕知道要等至12月后,甜蜜软Q的笔柿柿饼才会上市。
柿饼经过专业冷冻技术,随着水分慢慢蒸发,糖分会在柿饼的表层形成一层绵密细致的白色粉末,就是天然的柿霜,所谓「好柿成霜」,搭配枸杞等中药来炖鸡汤,有清热化痰之效。
摄影「柿」界
十多年前吕理鑑决定自产自销,避免中间商层层剥削。但没有知名度,也不懂行销,因此走过十年辛苦的转型路。直到中央日报、中视的採访曝光,还有前来拍摄晒柿饼的摄影师,参加摄影比赛得了奖,经过口耳相传,好「柿」发生,晒柿饼的三合院成为摄影师取景的热门景点,假日造成塞车的盛况。
纵使现今手机已取代相机,晒柿期间还是吸引许多拿着专业相机的民眾,在金黄闪耀的棚架前猛按快门。柿饼观光果园不收门票,吕理鑑认为,很多年年到访的客人都变成了朋友,每年来叫着他的名字说:「理鑑,又一年了。」年岁无情,交谊有情。
与柿子有染
以往,果农会把疏果剩下的柿子拿来做堆肥,味卫佳第四代的传人吕易丞与玄奘大学、生技公司合作,利用落果的果肉、果皮来提炼单寧酸,开发洗髮精、化妆水等用品,提高柿子全果利用的经济效益,让「柿」代相传更有意义。
错过了时令,也不用懊恼,由于柿汁含有丰富的单寧与胶质,还可以作染料。2010年新埔镇公所想比照三峡蓝染,发展「柿染」成为新埔特色。染料来自向果农收购的落果,或是外形丑的柿子,展现客家惜物精神。
经由天染工坊的艺术家陈景林培育柿染的高手与志工,新埔镇公所辅导成立的柿染坊,一方面提供妇女二度就业的机会,一方面提供各地的民眾来此DIY,不分季节都可以造访。
染布区飘散着酸涩发酵的柿汁味。柿染坊总干事锺梦娟指出,柿汁经过一、二年的氧化,会转化为更饱和顏色,柿染布料透过云染、夹染等技法的变化,所呈现褐、灰黑等大地的色彩,呈现美好的设计感。民眾选购小方巾、杯套或是袋子,体验柿染DIY,是到新埔一游最好的纪念品。
本文作者:曾兰淑
(本文摘自《台湾光华2022.2》)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