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支持共存还是清零呢?
台湾面临严峻疫情,儘管政府宣导民眾落实实联制、戴口罩、量体温等防疫措施,Omicron变种病毒仍带来不小影响力,从机场、港口等地传染至社区,不仅国人的健康亮起红灯,经济产业也接连受到影响。
相比去(2021)年5月国内疫情爆发造成社会恐慌,今年因为疫苗施打普及,加上Omicron染疫后多属无症状、轻症等因素,桃机清洁员、高雄港员工群聚事件相对没有太大影响,也让网路出现「共存」与「清零」两派争论。
今天就让《DailyView网路温度计》透过《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一起来看网友热议的「共存」、「清零」14个主要原因吧!
共存的理由
No.5 疫苗施打率相较去年普及
2021年5月本土疫情严重爆发,受万华茶艺馆群聚事件影响,19日将三级警戒从双北地区延伸至全国,造成超市与卖场涌现抢购物资人潮,禁止内用的措施也导致许多店家面临经济困顿、倒闭收摊等危机。
当时因为疫苗仍须依照资格先后顺序施打,也让民眾担忧在没有保护力的情况下染疫,今年疫苗量充足,加上全台约有八成民眾已完整接种2剂疫苗,让部分网友认为可以接受与病毒「共存」,「关键还是疫苗普及了,两剂以上自癒率就高了」、「疫苗可降低重症发生机率」。
No.4 台湾人自主防疫意识较强
台湾在2003年惊传SARS疫情,位于台北市中正区的和平院区随即被下令进行封院处置,造成全台共有346人染疫、73人死亡,带给国人极为沈痛的歷史教育。
有凿于SARS的前车之鑑,台湾在2021年时能够比起其他国家民眾提早戴上口罩、维持社交距离,并且能够自主落实实联制的动作,确实围堵COVID-19病毒扩散,也让国外媒体对台湾自主防疫成效敬畏三分,有网友便认为自主防疫可考虑和病毒共存,「物理防御口罩、消毒做好做满,就已经有一层保护了」。
No.3 每年可能面临不同变种病毒
从COVID-19疫情传播至今,已延伸出发源于印度的Delta与南非的Omicron变异株,虽然许多染疫者已完整施打两剂疫苗,仍有突破性感染个案发生,也让不少民眾怀疑未来是否会有更强的变异株产生,导致疫苗保护力减弱。
有网友表示,「病毒会一直变种,防完这个Omicron,那下个变种病毒出来大家又要紧张,这个循环到底还要经歷几次?」、「现在来个Omicron下次来个popcorn是要隔离几年」、「打100针莫德纳也是会中,病毒一直在变化」,认为与病毒共存才是解决之道。
No.2 Omicron多为无症状或轻症
Omicron相比一般得到COVID-19的病患症状来得轻微,常见症状如流鼻水、头痛、疲倦、打喷嚏及喉咙痛等,较少有嗅味觉丧失或重症的情况出现,有些人甚至「无症状」感染,加上Omicron特徵类似感冒、流感,民眾也很难辨别自己是否有染疫情形,造成疫调速度比不上传染速度。
有网友认为Omicron有流感化的趋势,认为可用共存方式对抗疫情,「流感都没在锁国隔离了,现在这样锁国防疫才奇怪」、「跟小感冒差不多」、「轻症感染后又防重症,感觉不差」、「病情还根打疫苗副作用差不多」。
No.1 减少浪费医疗资源
有网友曾在网路论坛讨论「为什么医生们、护士们几乎都开始转向共存派」的原因,透露不少第一线医护人员为避免将病毒带给家人,时常在外面睡旅馆,「事实上病毒本来就随时可能突然出现在你我身边,我哪知道我面前这个病人会不会爸爸是机师?」该网友也认为未来终将与病毒共存生活。
其他网友则分享「去年五月大家都还没打疫苗,今年大家在打第三剂了,心理安全感差很多吧?医护还是要小心,毕竟即使是轻症,也还是要请假休养,人一多会影响医疗量能的」、「医护第一线面对的威胁是最实际的」、「本来就是这样,总不可能一辈子恐慌吧」、「不要让过时的SOP搞死医护,我只能这样奢求」。
清零的理由
No.5 Omicron确诊者有后遗症机会
虽然Omicron染疫者多为无症状或轻症,但让网友存有疑虑的部分还包含Omicron的后遗症「脑雾」,也就是「认知机能障碍」,例如失忆、思绪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情况。
有网友认为应该要尝试清零,并担心表示「一堆人说只是轻症有什么好怕...是我我不会想赌自己会不会重症、有后遗症」、「当然是清零,谁知道感染后会不会有后遗症」。
No.4 对去年国内疫情爆发有阴影
去年5月台湾本土疫情爆发,不仅重挫国内民生经济,也让民眾人心惶惶,加上每日指挥中心召开记者会,新增「校正回归」数字,单日破百例确诊也让国人深怕出门会有染疫的风险。
网友在面对Omicron疫情也纷纷表示「唯一支持清零,小感冒你OK你先得」、「我觉得台湾还是有本钱清零」、「当然清零,现在守一个月后要共存,那现在被抓去隔离浪费生命是关假的?」
No.3 现阶段疫调隔离就能清零
在疫情迅速扩散至本土之际,行政院推出「1922防疫实联制」,民眾若走访公共场所或搭乘大眾运输时,须依照规定扫描QR Code或使用纸本登记,确诊者可根据实联制追踪相关足迹,并匡列接触者进行採检与隔离措施。
有网友觉得现阶段疫调隔离能阻挡病毒扩散,认为实联制「有备无患」,「疫苗接种普及前随手做,以免疫情又爆找不到源头」、「西堤事件不就证明有意义了吗」。
No.2 做好防疫措施就有清零可能
有鑑于日前面对Delta病毒本土防疫成功,不少网友也认为台湾「做好防疫措施就有清零的机会」,例如外出戴上口罩、勤洗手,公共场所进行定时消毒,民眾尽量减少群聚机会,外出时做好实联制等,就能大幅降低染疫的机会。
有网友另表达自身看法,「可以的话当然清零」、「还有机会就清零,不必自我放弃吧」、「如果说台湾已经像那些国家一样没救了,那肯定是跟他们一样选择啊!但是现在说共存太急了」、「能选的话绝对清零,共存还是要防疫很不自由」。
No.1 Omicron传染力强、确诊率高
相较于去年流行的新冠疫情,今年Omicron变异株的特点为「症状轻微、传染力强」,也导致确诊者不容易察觉身体发出的警讯,等到前往快筛站或医疗院所採检时为时已晚,必须匡列更多足迹围堵疫情。
网友对于Omicron病毒也希望能透过清零策略防堵疫情,「希望大家回归初心,用一开始面对未知病毒时的审慎防疫心态与行为,保护台湾、保护家人、保护医护人员、保护自己」、「支持清零,国外就是一直觉得可以共存,所以导致越传越多、变异越来越多」。
【网路温度计调查结果之图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改写】
分析说明:
本研究资料由《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提供,分析时间范围为2021年02月11日至2022年02月10日,共1年。
系统观测上万个网站频道,包括各大新闻频道、社群平台、讨论区及部落格等,针对讨论『Omicron共存、清零』相关文本进行分析,并根据网友就该议题之讨论,作为本分析依据。
本文所调查之结果,非参考投票、民调、网路问卷等资料,名次仅代表网路讨论声量大小,不代表网友正负评价。
本篇分析报告使用「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