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乐风专栏】1920年,臺湾臺中厅马芝堡鹿港街大有口323番地户主施得水,在一尊女性神像前诚心祷告,口中念着:「弟子施得水,家住臺中厅马芝堡鹿港街大有口323番地,仝髮妻林氏省,有亲生长男名唤施能潭,生于己未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未时,愿拜洽义堂苏府康夫人座下为义儿螟蛉子,祈求夫人能庇佑小儿四时有庆、八节无灾至长大成人十六岁,现备有香花菓品金钞来叩答神恩,并请苏王爷做见证⋯⋯」
施得水口中的康夫人,有这么一段故事⋯⋯
约两百多年前,彰化县芳苑永兴一带,有一位十八岁的康姓小姐。某日她突然对着家中祖先牌位上香,并告诉父母,她要嫁给鹿港泊仔寮一个姓苏的。过没几天,农历2月27日,苏小姐就往生了。
同日,鹿港泊仔寮苏府王爷降乩,告知信眾要去接「夫人」,眾人一头雾水。而芳苑康家人也来到鹿港泊仔寮,要找一位姓苏的却找不到。
两条消息在鹿港传开后,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芳苑康家人要找的苏先生就是泊仔寮苏府王爷;而苏王爷要接的夫人就是芳苑的苏小姐!
而这段人神联姻故事中的「新郎」,就是现今洽义堂的主神苏府王爷,根据古老传说,是清朝时一位卖货郎背着王爷神像来臺,来到泊仔寮一带,神像突然变很重(很熟悉的桥段),卖货郎认为王爷想驻驾于此,苏王信仰便在此地奠基。
当时原本是採炉主轮祀制,尚未建庙,自从王爷娶亲后,康夫人的人气也是直线上升,家中若有小孩不好带的,都会来请康夫人收为义子,或请夫人帮忙管教。甚至请出康夫人神像至妇女做月子的房间绕一圈,并在新生儿的面前晃三下,婴儿会更好带。由于夫人妈实在太红,出宫帮忙的时间比待在庙里的时间还长。
1968年,信徒集资建了洽义堂,王爷终于有了自己的宫殿。年久月深,芳苑一带早已忘了康小姐嫁苏王爷的传说。洽义堂刚建庙时,康夫人指示信徒要到芳苑找娘家后代来祭拜,信徒们没能完成任务。
2003年,庙中乩童梦见康夫人指示一景,要信徒回她「后头厝」寻找康家后人来祭拜,庙中信徒二度踏上寻人之路,一群人东问西问,徒劳无功,正当心灰意冷准备回鹿港时,乩童突然看见一棵大榕树,和夫人梦中所示十分相似,向树旁人家询问,竟然就是康家后代!
这回成功在芳苑永兴找到康家后人,康家方知有祖先成神的光荣事蹟。此后年年回洽义堂来敬拜他们的「姑婆祖」。而康夫人每年也会回芳苑娘家,地点就选在当地主祀康府千岁的青龙宫。
这段苏王爷娶亲的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呢,可惜现在康夫人神像被比较高大的其他神像挡住,想拍到康夫人圣容并不容易,我只拍到夫人神龛的上半部而已,就请读者自行去网路上搜寻照片啰。
作者为一介小角色
照片来源:作者部落格。
●经授权刊载,原文出处:乐风的民艺笔记部落格。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