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会综合规划处长胡则华表示,本次推出主题式监理沙盒及业务试办,主要是参考世界银行在2020年11月发布全球推动监理沙盒经验的研究结果报告,该报告指出监理沙盒须符合市场需求,而推动主题式监理沙盒则有助于发展特定类型的技术,因此金管会顺应国内市场发展趋势及民眾需求,推出主题式监理沙盒及业务试办,主动对外徵求案件。
金管会创新中心组长蔡少怀指出,「数位身分认证及授权」的范围及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可划分为四大领域:身分确认(Identity proofing)、认识客户(KYC)、身分验证(Authentication)及授权(Authorization)。
针对监理沙盒与业务试办的差异,蔡少怀解释,「监理沙盒」的实验主要针对会涉及法律、法规禁止事项的创新业务,申请对象没设限,实验期间一至三年,向创新中心提出申请;而金融业务试办则是未涉及法律、法规命令禁止事项的创新业务,申请对象限金融业,试办期间原则上是六个月、向金管会各业务局申请。
蔡少怀指出,针对主题式监理沙盒也有相关配套措施,包括:组成专家顾问团,于案件辅导、审查、期中效益评估及期末成果评估之过程中,提供专业意见或邀请其参加会议。另外于主题式活动期间,办理相关宣传、说明会或媒合等周边活动。至于「非主题的实验或试办案件」仍可依现行程序办理。
此次线上说明会前金管会主委、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俪玲也分享「数位身分认证及授权之发展趋势与研究成果」,她指出,根据去年10月至11月与银行、保险、证券、金融科技新创业者进行的六场场景应用需求访谈中发现,目前业者最大痛点之一就是「缺乏数位身分认证信赖框架。」像是各产业间缺乏共同词汇、各产业业务需求差异明显、各产业法微与规范差异、新兴科技凸显上位法规(如电子签章法)在数位时代的不足、自然人与法人情境差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