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老化易生居住隐忧,高雄城中城大火后,烧出老屋安全问题,适逢政策优惠推波助澜加上房价飙涨,高雄危老重建案不断增加。自2021年起高雄危老168制度正式上路,根据统计,至今申请量计91件,已核准59件,其中以苓雅区共计12案最多,专家表示,精华区素地稀缺,有实力的建商甚至以「全现金」收购老屋,未来危老重建案将持续增加。
高雄都更与危老话题发烧,根据高雄市税捐稽徵处统计税捐机关所建立的税籍最新资料户数,高雄市的住宅存量统计,屋龄31~40年有22万5808户,40年以上则有39万38户,换算下来,31年以上老屋占全市住宅存量的比例高达52%,老屋比例相当惊人,易酿生居住安全、品质的问题。
高雄市工务局指出,自2021年起高雄危老168兴革制度正式上路,包含工务局1条龙服务、争取中央6项补助经费、8项行动方案加速转型。从危险及老旧建筑物认定、受理审核重建计画、申请建使照等业务均由工务局提供一条龙服务,受理窗口简化加速行政效率。
根据工务局统计,2021年以来,危老重建案申请量计91件,已核准59件,其中申请建照36件,计3903户。其中以苓雅区申请件数12件最多,其次是前镇、凤山区均为10件。目前多数案件都在动工中,预估未来完工案件会大幅成长。
房市夯,素地一地难求,开发商转购置或整合老屋改建开始盛行,据了解,不少建商以「全现金」收购老屋,实力可见一斑,多半瞄准机能好的精华区、交通条件好的捷运站周边,进行整合。
高雄市大高雄不动产开发商业同业公会副理事长洪光佐表示,以往建商不愿意耗时整合,不过近期因地价飙涨,愈来愈多建商思考透过危老重建取得土地,加上市府给予更好的容积奖励,愿意整合的建商愈来愈多。
洪光佐指出,危老重建能促进城市新陈代谢,翻转市容景观,随着政府大力推动都更危老政策,且银行融资条件逐步到位,随近期房市买气整体向上,民眾对老屋更新的接受度逐步提高,预估将有更多重建案出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