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鹿耳门圣母庙「迎春牛」拥有44年歷史,每年抢春牛仪式都造成信徒动怒争执,4年前获台南市定民俗文化资产,却因新冠肺炎疫情,去年、今年都取消停办,庙方26日将以「化春牛」仪式取代,灰烬将装入360个平安御守分送民眾。
迎春牛习俗可考究到大陆周朝时待,正统鹿耳门圣母庙的「迎春牛」歷史,承接民间习俗,44年前举办至今,已是台南市无形文化资产,民眾争抢纸春牛,视为取得吉祥物,可保一整年的顺遂。
这项习俗因疫情连两年取消,今年庙方虽停办「迓春牛游行」、「抢春牛」,仍改以「化春牛」仪式维持春牛相关活动,春牛火化全程邀请民眾参与,剩下春牛余灰,将装入平安御守,限量360袋,分送给参加民眾当作随身小物。
根据习俗,一般立春之后不再迎春牛,正统鹿耳门圣母庙26日办理「化春牛回天庭」比去年严谨,由台南市长黄伟哲率官员主持仪式,每年负责糊造春牛的「糊纸技艺保存者」吴文进执行科仪。
适逢228连假首日,正统鹿耳门圣母庙结合台南市政府举办「创意春牛」比赛,26日将现场颁奖、参观民眾可获赠台江国家公园管理处的「3D列印春牛钥匙圈」,还有装进纸春牛余灰的限量平安御守。
民眾十分期待的圣母庙烟火秀,预定今年4月3日晚间7时登场,庙方这次将设计虎年意象图案,点亮安南区夜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