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运动」可能与更高罹癌率有关?由美国癌症协会公共卫生硕士Adair Minihan 所领导的研究指出,有7种癌症的发生与缺乏运动呈现正相关。这是第一项针对缺乏运动锻炼对不同部位癌症影响的研究计画。

研究显示,每周不足5小时的中等运动时数,导致约46,000名美国癌症病例增加。Minihan指出,美国30岁以上成年人的罹癌原因,有3%可归因于缺乏身体活动。其中女性的比例更高,与男性的14,277人相比,女性病例高达32,089人,高出将近一倍。

●7种癌症与不运动有关 每周5小时降罹癌风险

该项研究使用《全国健康与营养问卷》进行大规模抽样调查,发现16.9%的胃癌、11.9%的子宫内膜癌、11%的肾臟癌、9.3% 的大肠癌、8.1% 的食道癌、6.5% 的女性乳癌与3.9%的膀胱癌,都与缺乏身体活动有关。「只要每周进行约5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就能显着降低7种癌症的患病风险,这相当于每天仅需花43分钟左右!」

(图/潮健康提供)
(图/潮健康提供)

Minihan表示,虽然无法直接证明运动能阻止癌症发生,但已有不少研究指出运动能降低罹患心臟病、中风、糖尿病与老年痴呆症等疾病机率。尤其是对吸菸、肥胖等高风险族群而言,除了应戒菸、减重之外,运动介入也属必要。

虽然数据显示出运动的重要性,Minihan却表示,现代人要培养规律运动存在许多难题,包括长时间工作导致时间匮乏、健身房或锻炼中心的会员费高昂等因素,都让现代上班族没时间好好运动,特别是低收入户或弱势族群,这也导致「健康平等」的天秤产生倾斜。

「我们不只是要呼吁以运动预防癌症的必要性,更要提醒有关单位应该藉此思考,如何透过运动让各族群拥有一致的『健康公平性』!」Minihan认为,运动应为「全民参与」的普遍观念,不应只存在有资源加入健身房者,作为时尚且昂贵的文化象徵。同时,带动运动风气,将有助癌症风险下降。

(图/潮健康提供)
(图/潮健康提供)

●十大死因都与不运动有关! 每天15分钟降死亡率

卫福部国健署也指出,我国十大死因的危险因子皆与不运动有关。国家卫生研究院温启邦教授的研究发现,与不运动的族群相比,每天运动15分钟者的总死亡率、罹癌率与心血管死亡率,分别降低14%、10%与20%,不仅适用于不同年龄、性别者,对抽菸、肥胖者亦有显着作用。

上述提到现代人因工作忙碌或经济状况不允许,难以抽出时间运动。卫福部国健署建议民眾可将「运动生活化」,使活动时间增加。如步行购买日用品或餐点、蹓狗、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提前下车、多走楼梯、动手整理家中环境等等,皆可达到运动的功效。

文章来源:本文由《潮健康》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潮健康 #癌症 #运动 #养生 #防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