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曾住在正勤社区,受到这里很多爷爷奶奶照顾,我想让他们也能成为闪亮的电影明星。」与长辈互动的儿时点滴,启发张裴倢以绘画、摄影迈向公益之路,近期则与姐姐张筑贻成立「公益出版平台」,持续运用她慧黠而观察入微的眼光,以各种创意点子,串起高龄者欢乐与偏乡学童的自信,成为高雄市社教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15岁少女 拍下银髮夫妻甜蜜合照

一头乌黑简素的长直髮,戴着眼镜有些腼腆的张裴倢,今年15岁的她才刚升上高一,就已经催生了《我是雄赳赳》、《我也有少女心》、《老伴‧让我们再爱一次》等书籍,她透过绘画,串连起老中青三代感情线,为弱势族群留下真情流露的人生故事。

「我是受爸爸的影响开始做公益,88风灾的时候,爸爸带着受灾学童在校园摄影,并把作品集结出版,那时我就想,我应该也可以做到类似的事情。」裴倢说。

透过观察生活周遭发想创意,15岁的张裴倢已催生许多书籍,也为高雄长辈办展览。(摄影/Carter)
透过观察生活周遭发想创意,15岁的张裴倢已催生许多书籍,也为高雄长辈办展览。(摄影/Carter)

她初试啼声的作品,是一个以银髮夫妻为对象的摄影展《老伴・让我们再爱一次》。她在祖父母居住的正勤社区中,观察到许多结髮数十载的夫妻,彼此间有趣的互动,于是决定为他们留下不一样的甜蜜合照,希望藉由展览,让年长者再次体验被社会关注的感觉。

「大家都帮了我很多忙,爸爸在脸书PO文,找到愿意合作的里长,里长又帮忙寻找和联络拍摄对象。」裴倢笑道:「有些老奶奶自己带衣服特别精心打扮,有些夫妻在一起久了,要做亲密动作反而很彆扭……能够维持数十年漫长的婚姻关系,对我这种年纪的人来说,真的很难想像。」

在丰裕里、正勤社区、大林蒲凤兴里、草衙里4个高龄社区为长辈举办摄影展览,利用漫画结合阐述年长者的生命故事。(图片提供/张裴倢)
在丰裕里、正勤社区、大林蒲凤兴里、草衙里4个高龄社区为长辈举办摄影展览,利用漫画结合阐述年长者的生命故事。(图片提供/张裴倢)

从高龄社区中感受观察到的人生百态,裴倢接着在高雄市丰裕里举办《我也有少女心》、大林蒲凤兴里《阿爸ㄟ愿望》与草衙里《爷奶的圣诞心愿》展览,她以一张张充满想像的漫画作品和照片呼应,呈现他们生命故事的梦想世界,为参与的年长者们带来欢乐和信心,而他们的故事获得大眾共鸣,新闻吸引超过11万人次点阅。

《我也有少女心》及《阿爸ㄟ愿望》等摄影展,作品中的人物本尊也来共襄盛举。(图片提供/张裴倢)
《我也有少女心》及《阿爸ㄟ愿望》等摄影展,作品中的人物本尊也来共襄盛举。(图片提供/张裴倢)

最年轻社教奖得主 公益出版助弱势

在家庭教育薰陶下,公益像是与生俱来的DNA,自然融入张裴倢和姊姊张筑贻的生活之中。姐姐张筑贻曾经荣获模特儿大赛冠军,3年前带着偏乡孩童登台走秀展现自我,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高市社教奖得主,而喜爱漫画的张裴倢,则从9年级开始运用专长,用漫画及影像为高龄者说故事。并指导偏乡孩童绘图制作绘本《我是雄赳赳》,以15岁之龄再次打破社教奖最年轻得主的纪录。

张裴倢的目标除持续经营公益出版平台,也希望继续与有意愿的里长合作办展,利用假日去偏乡与学童进行更多互动。(图片提供/张裴倢)
张裴倢的目标除持续经营公益出版平台,也希望继续与有意愿的里长合作办展,利用假日去偏乡与学童进行更多互动。(图片提供/张裴倢)

从幼稚园开始作画,曾经梦想当个漫画家的裴倢,绘画是生活中重要的乐趣来源。希望偏乡学童和她一起从绘画中丰富生活,裴倢与高雄市政风处合作,与杉林区新庄国小学童共同创作绘本《我是雄赳赳》,故事主角是一只高雄市鸟绿绣眼,以活泼生动的故事,向孩童传达诚信的重要。「孩子们先听故事,我再带着他们画出里面的情节,许多小朋友很有个性,会把绿绣眼涂成红色或黄色,还会自由发挥小细节,像是加入被雄赳赳吃的蚯蚓等。」裴倢说:「看到他们纯真可爱的样子,觉得自己随着年龄增加,想法越来越复杂,不再像小时候看到什么就想什么。」

张裴倢的目标除持续经营公益出版平台,也希望继续与有意愿的里长合作办展,利用假日去偏乡与学童进行更多互动。(图片提供/张裴倢)
张裴倢的目标除持续经营公益出版平台,也希望继续与有意愿的里长合作办展,利用假日去偏乡与学童进行更多互动。(图片提供/张裴倢)

裴倢的最新任务,是和姐姐合组公益出版平台,从寻找各地素人作家,到编辑、排版、上架,以及在网路上出版电子书,过程均有裴倢努力的身影。出版主题包罗万象,像是眷村伯伯提供的私房豆干制作秘诀、原住民作家的小说等,身为服装设计师的母亲也提供专长,父亲拍摄,女儿们排版制作,集全家之力出版图文并茂的衣服改造专书。目前以1年出版1百本为目标,期许透过书籍产出,开启莘莘学子不一样的学习管道,也希望出版收益全部用来捐助偏乡学童。

问刚升上高中的裴倢,催生公益出版的路上是否有遇到什么难题或困境?面对更为繁重的课业,她为何愿意牺牲假日做公益?裴倢乐在其中地说:「困难?真的没有。」她希望在专心面对大学升学前,能再多做一点。从青银共生到偏乡教育,张裴倢怀抱不一样的少女梦,传递令人感动的高雄声音。

本文作者:李定远

《高雄画刊》2022/03
《高雄画刊》2022/03
#张裴倢 #社教奖 #公益 #绘画 #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