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荣出其不意大动作宣布减资6成,将退还股东每股6元,加上配发现金股利18元,合计每股配发24元,对于长荣的举动股东显然不买单,原本早盘上涨超过2%后随即遭遇庞大卖压,一度打到跌停价142.5元,终场收在143元,成交量大幅增加至52.96万张。网友对此表示,哪次减资股价后来没崩,不是每檔个股都像国巨一样,减资4次后股价一度衝上千元。并举例像联合再生、鸿海等,在宣布减资后股价反而跌更多。
通常减资的原因不尽相同,像是鸿海2018年表明减资的理由是因为资本过剩、股东报酬率(ROE)逐年下降,为了提升股东权益,决定减资20%,新股于同年10月26日以82.6元为参考价恢復交易,鸿海股价却在减资最后1盘跌破70元,收盘报在68.1元,跌幅3.26%,当时股价创下自2011年10月以来新低,许多散户从股价高点持有到现在,终于选择放弃,不参加现金减资含泪认赔。
另一种是为了亏损而减资,像是国内太阳能厂联合再生,由于2020年认列一次性资产减损约45亿元,全年税后净损约61.4亿元,全年每股净损约2.3元,于2021年3月底宣布减资弥补亏损,减资比例约43.4%,隔日被打入跌停价14.95元,盘中跌停价委卖张数高达逾10万张之多,股价波段下跌至11.5元才开始回稳反弹。
第三种方式则是人人喊讚的现金减资,有人把现金减资比拟做股息发放,认为公司把钱退还给股东,等于高殖利率概念,但以营建股宏盛为例,这两年股价却是一蹶不振。分析师强调,现金减资最大的受益者是大股东们,如果公司手上真的有大笔资金,为何不直接发放现金股息,而是透过现金减资的方式,这表示接下来可能也没什么重大的投资案,这对公司前景而言,未必是好消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