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县有一部分的垃圾是运往宜兰利泽焚化厂代烧,但因近2年来焚化厂减收,花莲县长徐榛蔚日前希望宜兰县政府协助、争取增收焚化量,今天(18日)民进党宜兰县议会党团担忧恐影响宜兰县民的生活与空气品质,宜兰县政府回应,必须等到焚化炉岁修后,才有空间检讨代烧的垃圾量。
民进党宜兰县议会党团总召陈俊宇表示,跟花莲县政府的契约中,有提到垃圾焚化后产生的底渣跟飞灰,要运回花莲县处理,但花莲县并没有完全落实契约内容;花莲县要从每天代烧100公吨的垃圾量,再增加30公吨,会不会影响宜兰的生活与空气品质?
绿营议员指出,不能因为县内处理垃圾量足够就贸然答应增收,应长远规画评估。绿营议员更高喊「拒收花莲垃圾,宜兰环境优先!」
宜兰县环保局表示,2005年配合环保署推动区域合作处理一般废弃物政策,与花莲县政府签订契约,自焚化厂营运日起20年,约定花莲县每日至少提供100公吨一般废弃物垃圾。环保局坦言,当时是「要找垃圾」,与现今时空背景不同。
环保局表示,近2年因苏澳卫生掩埋场活化工程,掩埋场垃圾要挖出筛分焚烧,会排挤到花莲的垃圾量;宜兰县一天生活垃圾量320公吨,事业废弃物100公吨,目前焚化炉正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岁修,原本一天可焚烧600公吨,减半成300公吨。
环保局表示,垃圾焚化以县内垃圾为优先,有余裕才能代烧外县市垃圾,一定要等到岁修完毕且消化因岁修堆积的垃圾量,才能检讨代烧垃圾量;焚化厂都有严格的进厂规定,连续2年获得环保署查核评鑑特优,花莲县也有运回垃圾焚化后产生的底渣与飞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