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乌克兰副总理兼数位转型部长费多罗夫(Mykhailo Fedorov)在推特(Twitter)公开呼吁台湾跨国科技公司华硕加入抵制俄罗斯行列。
为什么华硕会被公开点名?因为多年来,华硕以品牌「ROG」在俄罗斯电竞市场称霸,且根据IDC统计,2021年第四季俄罗斯PC市场(含笔电与桌上型电脑),华硕也以市占率15.6%位居第三,仅次于中国联想和宏碁。
台湾时间14日晚间,华硕公开声明,愿捐助新台币3千万元赈济乌克兰,另因「供应链、物流、银行交易及其他因素形成的挑战,对俄罗斯市场出货已停滞。」
这个回应,一方面呼应日前经济部长王美花「台湾跟民主国家站在一起」、「相信华硕会对商誉作整体考量」的说法,另一方面以不可抗力来描述继续供货困难,不刻意得罪俄罗斯政府。
战国策传播集团副董事长张美慧认为,华硕为较迟表态而加码捐款,但未来能否回俄罗斯市场?因该国政府祭出撤离企业收归国有,仍充满变数。她提醒,政治议题须小心应对,公司内部须持续凝聚共识,避免发生如2020年华硕小编自称中国公司的自走炮危机。
顾小我、失大我
优衣库接连犯低级错误
在华硕被点名之后,下一个台湾品牌会是谁?
华硕不是第一个被费多罗夫点名的跨国品牌,之前他也曾要求苹果、Google、Meta和微软抵制俄罗斯,这些公司也确实停止在俄国销售产品和服务。而依照俄罗斯PC市场排名,业界推测下一个被点名台湾品牌可能是宏碁。
而在费多罗夫发信前几个小时前,优衣库(Uniqlo)创办人柳井正信誓旦旦不退出俄罗斯市场的政策大转弯,由母公司迅销(Fast Retailing)发出声明:「由于当前情势发生变化,继续经营业务有各种困难,我们决定暂停业务。」
所谓「经营业务的困难」,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柳井正7日受访时说:「衣服是生活必需品,俄罗斯人也有生存权。」这番话引来国际大量抨击,社群媒体上甚至出现#BoycottUNIQLO的标籤。
这凸显了跨国品牌的政治难题。退或不退?如何表态?品牌如何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正考验着企业经营者的智慧。
一开始,柳井正并不打算退出俄罗斯,他一向自诩为独立自主的商人。《财星》杂志(Fortune)说,他一向不认为品牌该做出政治选择。
但,品牌真能自外于政治吗?台湾大学国企系教授林俊升认为,品牌跟政治立场并非无关,那是品牌态度的一部分。例如Nike的品牌精神是「Just do it!」,就必须快速表态、成为早期撤出的运动品牌之一;但优衣库没有那么强烈的品牌态度,晚一点表态无妨,但不可能不表态。
「品牌就像人,即使你是个保守的人,仍必须做出道德选择,不可能两面讨好。」他认为:「小我是市场获利,而大我则是人道主义,大是大非很明白,优衣库第一时间做出的决定,是一个全球品牌犯下的低级错误。」
就连曾任优衣库人权顾问的田濑和夫,也质疑柳井正的决定,他接受商周访问时表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战争犯罪,优衣库一开始的决定纯粹只是不想失去市场,却很明显间接支持了人权侵害。
《经济学人》直指现在是「后后冷战」时期。在后冷战时期理想破碎的今天,国际政局的动盪,导致企业不得不被动面对许多变局。
避风险比蹭热度更重要
第一时间出错仍可以补救
「乌克兰政府非常积极运用压力战手法,主动要求各国企业表态退出俄罗斯市场,品牌如果被点名又没有准备,杀伤力就会很强。」张美慧提醒:「在争议性话题上,避风险比蹭热度更重要。」
她建议企业第一时间不要急于表态,若必须表态,以企业最大利益取舍,并坚持原则。若无法坚持,也必须有好的陈述。「从这三点来看,优衣库只有做到第一点,后面两项都没做好,品牌危机处理连续失分。」
第一时间处理出错,能弥补吗?「千禧世代后的消费者是允许品牌犯错的,只要在犯错后品牌能提出够强的补救措施。」林俊升举例,当初路易莎咖啡在灭顶事件后,选择跟味全合作被抵制,24小时内急转弯改回供应商,并迅速开始跟小农合作:「反而从危机中找出转机。」
俄乌战争对台湾企业的警惕是,必须提升应对两岸政治危机的智慧,张美慧观察,许多台湾企业对此毫无准备。她认为企业必须在危机发生前盘点,每年至少一次演练,要像防空演习一般做足防范。
企业对匯率变动、数位转型等经济巨变可能都做好准备,但下一课将是面对政治巨变的风险检查。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资深研究员怀特(Thomas Wright)说:「我们正处在新时代的开端,而开端总可能存在危险。」
新时代的危险开端,应该如何表态、如何避险,将是品牌在地缘政治烽火下,最重要的一堂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