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宝连话都不太会说,这时候教认字,会不会太早?」「认字应该是大班以后的事吧!小小孩怎么看得懂字?」许多人都认为3岁以下的幼儿没有能力认识文字,殊不知认字是一连串累积的过程;生活中各种图案和符号都可以成为识字基础。利用游戏启蒙,让孩子边玩边学,认字也能好玩又有趣!
许多人都认为未满3岁的孩子没有认字能力,其实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发展语言。臺安医院儿童发展復健中心技术长王秀靖表示,语言是学习文字的基础。孩子只要能够听、看得到,就可以开始累积认字能力。
0~1岁要具备的认字能力
能够辨认直线、圆形、方格、螺旋...等不同的图案符号。(快满1岁)可以根据周遭环境及过去经验分辨语句的差异。例如「洗手手」代表妈妈要打开水龙头;「不能玩水喔」代表妈妈要将水龙头关起来。
这个阶段可以玩的认字游戏
前面提到认字要以语言为基础。刚出生的孩子还没有能力理解语言,但可以辨识声音与光影。高低起伏的语调和对比强烈的黑白图卡,可以帮助孩子累积辨识语言符号的能力。
孩子满6个月以后可以开始用图案简单、顏色鲜明的图卡及相对应的实物教他辨识物品。以苹果为例,可以指着图片说「这是苹、果」,然后将图卡藏到背后,再拿出真的苹果,等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实体苹果,放开手让苹果在地上滚几圈,再拿起来藏到背后,重复拿出、藏起的动作,让孩子轮流看图片和实体苹果。尔后将苹果切片或挖洞,让孩子了解苹果有各种不同型态。无论是图片中的苹果、圆滚滚会动的苹果,还是被切成一片一片的苹果,通通都叫做「苹果」。最后再让孩子品嚐苹果的滋味。这种「视觉辨识」结合「实际体验」累积的认知经验,可以帮助孩子有效提升辨识符号的能力。
等到孩子一岁左右,可以在使用物品时让孩子了解不同情境要使用哪些词汇;比方说「我们一起来洗手手。」「手手洗乾净了,不要玩水龙头。」「房间黑黑的,要把开关打开。」一岁的孩子虽然还没有辨识语言的能力,但可以藉由大人说话的方式及动作产生的结果认识词汇。
Tips.1岁前的认字游戏以身体互动为主。
1~2岁要具备的认字能力
能够分辨不同图案/符号的细节差异、精准辨识建立完整观念。比方说从一堆图卡中找出正确图卡、知道「狗狗」和「猫咪」的拼图不同(不会用狗狗的头配猫咪的身体)、从数本图画书中找到自己想看的书,并且翻到想看的页面;知道「图案」和「文字」不一样。
这个阶段可以玩的认字游戏
辨识符号的前提是「大量累积记忆」。要让孩子认识各种形状跟顏色的符号,拼图和积木是很好的媒介。
这个阶段玩图卡游戏,可以先翻到图案那一面问孩子「这是什么?」再翻到文字那一面引导孩子看字,「没错,这是『苹、果』。」
Tips.引导孩子看字的目的是让他熟悉文字,并不是要求他看懂。过度要求可能会造成反效果。
想要多点变化,也可以用图卡玩寻宝游戏:「小宝最喜欢吃草莓了,来找找看草莓在哪里?」先请孩子找出正确图案,再将卡片翻过来教他认识文字。
寻宝游戏除了用图卡玩,也可以用书本当媒介。拿几本孩子常看的图画书,请他翻到喜欢的页面:「小宝最喜欢恐龙了对不对?有一只会游泳的恐龙,你还记得在哪一本书、哪一页吗?」
2~3岁要具备的认字能力
这时期的孩子要能针对不同情境使用正确语言,可以听、说各种图案/符号,指认ㄅㄆㄇ、ABC、123等简单符号,并且懂得分辨「相似符号」与「被分割的符号」。比方说知道五边形和六边形不一样、可以将2~3片拼图拼成完整形状、将3块长方形积木组成正方形。
3岁可以玩的认字游戏
当孩子开始会说完整的语句,可以利用亲子共读教孩子建立「中文是一个字、一个音」的概念,例如:「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是『玛莎与熊』」,边念边用手指……
本文作者:戴筠
(本文摘自【婴儿与母亲】2022年3月号)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