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常头晕、脸上较无血色时,许多人会认为这是「贫血」体质,需要补铁,但这个观念只对了一半。因为贫血并非都是缺铁造成,像是体内急性出血、慢性疾病发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及地中海型贫血、骨髓再生不良性贫血等,都会造成贫血症状。但若是未经确认贫血原因就任意服用铁剂,恐会造成铁过量而沉积在肝臟、心臟、胰臟、关节等处,导致肝臟受损、心臟病、糖尿病和关节炎等各式慢性病,不可不慎。
●出现这些症状 请先确诊是否因「缺铁性贫血」引起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并非单一的疾病,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及疾病引起。营养师高敏敏指出,以缺铁型贫血来说,大致会有8种表徵:
●缺铁性贫血 好发族群
郭综合医院家医科王义福医师指出,造成缺铁性贫血多元,包括
1.饮食摄取之铁质不足;
2.铁质吸收不良,例如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
3.慢性出血者,如大肠直肠癌或憩室患者
4.月经量过多、怀孕授乳时妇女;
5.发育中的小孩,因铁质需求量增加,若无适当的补充铁质,也会出现缺铁性贫血症。
医师提醒,即便确诊是缺铁型贫血,也不要自行补充铁剂,应就医治疗潜在疾病外,每日要补充原素铁质(铁剂)者,务必经医嘱服用;状况不严重者,可多摄取含铁质较高之食物。
●天然食材大补「铁」 更高效率吸收有秘诀
高敏敏营养师指出,一般人认为红肉的铁质含量高,但若属于合併有代谢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等不宜多吃红肉的族群,就可以透过多种蔬菜来补铁。高敏敏强调,食用高铁质食材时,可以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更能强化铁质吸收效率。
●任意自行补铁恐致「铁沉积症」 导致铁中毒
一般来说,利用天然食物补充铁质并不会过量而产生毒性。但大量服用铁剂,则可能造成肠黏膜出血、血氧过少、代谢性酸中毒及肾功能衰竭等,若长期服过量铁剂,更会造成血色素沈着而引起肝硬化。所以千万不要有「补铁多多益善」的错误观念,均衡营养、多吃天然食物蔬果,并且遵照医嘱,才能健康治疗贫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