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简秀枝专栏】7千万元价值、 1032号林惺岳巨作都入藏罹患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已十余年的台湾知名画家林惺岳(1939-),靠着轮椅行动,但他凭着对艺术的赤诚与使命感,持续挑战大画,令人感佩。

高雄市立美术馆于3月24日下午举办「来自大地的祝福—关键典藏捐赠暨企业赞助表扬感恩会」中,超过1032号的大作品,正是林惺岳的大手笔捐赠,情义感人。

林惺岳24日专程南下,参与盛会,他坐着轮椅,身形明显消瘦,但精神矍铄,接受高美馆以最高规格的贵宾接待。副市长史哲与李玉玲馆长都当眾表掦并申谢,看得出林惺岳的好心情,也是慎慎其事,珍视该展览与表扬活动。

林惺岳一向勇于挑战自我,表达他的内在情感,也期待被了解与肯定,他熟谙台湾的土地风情,向往瑰丽山河,尤其在他彩笔下,绿意盎然的群山峻岭,透过温润灿烂的阳光,映照大地,好山好水之间,是台湾独特的温暖,挥洒出满溢的爱、希望与幸福。

现年83岁的林惺岳,已成为臺湾自然景观的最佳艺术代言人,总统府借展虹厅与绿厅都悬挂他的台湾山水画作《横卧大地》、《第一道金光》等。2018年高美馆为林惺岳策划大型回顾展「林惺岳:大自然奇幻的光影」展,除了作品瑰丽奔放,甚受好评之外,其中,还有一段他与当年文学大老余光中的情谊,彼此相敬相惜,高美馆的展览,也是林惺岳向余光中的致敬,如今余光中已仙逝,徒留遗憾。

林惺岳24日以最大捐赠者的身份,站在1032号的大作品《受大地祝福的山》画作前致词,再次将两人情谊,透过美术馆,定格在当代脉络与回忆之中,令人羡慕不已。

林惺岳感受到大家对于《受大地祝福的山》作品的喜爱,也理解高美馆「关键典藏」的良心苦用心,于是慷慨允诺,让1032号的精彩大作,加入「关键典藏」捐赠行列,这个善行义举,超乎外界想像。

其实,林惺岳自2008年即被诊断出帕金森氏症,健康每况愈下,双方发抖,行动日趋不便,但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他克服恐惧与困难,靠着意志力,在吃力的挪移中,继续挑战大型创作,他要画遍台湾的好山好水,留下更多的爱、希望与幸福。

林惺岳在致词时,口齿已经不清楚,要听懂并不容易。最后他几乎以哽咽地音调説,他感觉自己创作力,已值颠峰状态,但他的体力明显无法支撑,因此,每天都会跟上帝打商量,拜托上帝再多给他一点时间,因为他还要继续挑战新系列创作!」现场气氛凝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奈,让人不舍。

高美馆在2018年在举办林惺岳展览期间,曾收藏了他创作于1970年代的超现实作品《冬祭舞台》。其实,该作品是早年实验期作品,已经被他封存,也束之高阁,但熟读台湾美术史的李玉玲馆长,对于该作品的重要性,记忆深刻,她一开口就挑选不在展览现场的旧作品,足见李玉玲对林惺岳创作内容的掌握,以及对他早期艺术实验与实践的肯定,让林惺岳精讶不已,在知音难寻的情愫下,油然而生的是惺惺相惜,在那样的珍贵情谊下,他努力思考回报,于是决定忍痛以极优惠价格割爱200号的《冬祭舞台》,同时更加码把1032号的《受大地祝福的山》作品,捐赠出去,成全了高美馆的「关键典藏」,最后不但宾主尽欢,喝采声不断,也写下馆博界一段温馨美谈,让各界啧啧称奇。

义美食品集团董娘欧瑞云,也是这回高美馆「来自大地的祝福—关键典藏捐赠暨企业赞助表扬感恩会」的表掦大户。义美食品,一直是台湾食品界的良心,更是模范生。欧瑞云是高雄人,成长于高雄哈玛星,下嫁高志尚董事长后,一直留在台北打拼,她多才多艺,笔耕不断,也长年义助多位艺术家。

身为台新金控吴东亮董事长伉俪的好朋友,一年前,欧瑞云随台新金控行脚团到高美馆参观,当时由馆长李玉玲陪同,亲自作简报,并参观美术馆园区。在李玉玲讲述园区空间改造,行经西侧步道时,李玉玲遥遥指着树荫下李光裕作品《思惟》,说明该作品借展,已经逾期,但李光裕是高雄内惟人,作品在园区呈现,有如游子衣锦还乡,意涵深切,因此舍不得拆卸。

李玉玲在言谈间,不经意说出她的愿望,期待仁人雅士能够解囊义助,及时买断作品,让作品继续留在高美馆的美丽园区,高雄子弟的艺术风采,持续丰富妆点高美馆,成为在地人永远的骄傲。

李玉玲的诚意与愿望,被欧瑞云听到,也把高美馆力推「关键典藏」的议题带回台北。半年后,欧瑞云主动致电高美馆询问李光裕作品下落,在得知作品无恙后,她立刻表达愿意出钱买下李光裕作品《思惟》,让作品永远留在高美馆园区,让高雄子弟之光,持续闪烁,美事就这样被落实。

欧瑞云热心公益,关心艺术家,一直是企业界的好榜样。艺术家罗清云(1934-1995)也因罹病61岁就过世。生性善良的罗清云,自知不久于世时,为了髮妻及三名子女日后生活,私下跟学画的弟子洪素丽拜托,请她帮忙寻找善心买家,他要出让珍爱一生的3幅作品《不知春》、《雄中》、《高雄九如路口》。

洪素丽想了一想,便找上哈玛星邻居、也算是一起长大的欧瑞云,欧瑞云对罗清云托孤卖画之举,感动不已,二话不说,立即把3幅作品买了下来,珍藏在家。看画思故人,宅心仁厚的欧瑞云,每当欣赏着罗清云画作,就惦记起罗家老小的生活状况。

也是有缘的,在同一趟台新金控参访团中,欧瑞云询问高美馆馆员,竟然发现罗淸云女儿罗洁尹,就任职于高美馆。这样的惊喜发现,让欧瑞云觉得是天意,罗清云应该送回高雄家乡,尤其是家乡的美术馆里,罗淸云的女儿就在高美馆,于是,罗清云 生前最珍惜的3幅作品《不知春》、《雄中》、《高雄九如路口》捐赠给高美馆,借由遗作,让父女重逢,也让故事与责任圆满作结。

欧瑞云满溢欢喜心,她带了娘家兄嫂侄儿,一起在高美馆观礼,爱在「关键典藏」的捐赠行列,大家与有荣焉!

「来自大地的祝福—关键典藏捐赠暨企业赞助表扬感恩会」,24日下午在高美馆举行,史哲副市长、王文翠局长,以及企业家、艺术家与家属、美术馆之友联谊会等等,共聚一堂,参与表掦感恩盛会。

高雄新古典乐团首先作了开幕演出,优美弦律中,拉开序幕。

副市长史哲表示,歷经全球疫情蔓延的严峻时刻,他特别要代表高雄市政府,感谢艺术家与家属、收藏家,不遗余力支持市府与高美馆,无私捐赠宝贵作品给这座城市,成为推动大高雄艺术生根的能量所在。

史哲更对民间企业的力挺与贡献,表达衷心谢意,为高雄、为市民,更为台湾,带来许多精彩多元的展览、文化平权的作为:以及丰富多样化的艺术体验,居功厥伟。

2019至2020年间共有艺术家、艺术家家属及搜藏家等27位,共捐赠95件作品,总价值高达7,069万元,企业界赞助金额近两千万元,大大增幅高雄的文化资产艺文能量,让高雄得以扎根在地、拥抱世界,创造这座城市独有的共好文化能量。

史哲同时表示,高美馆自1994年开馆以来,一直是台湾早期三大公立美术馆中预算最少、编制最小的馆所,但秉持着建构台湾艺术史之精神,以「在地即国际」的视野接轨世界潮流,成功推动法人化后,在中央、地方资源的积极整合下,逐步改造美术馆呈现作品的展览场域,重塑高美馆作为一座城市美术馆的独特风貌。而如今美术馆园区西侧,正积极新建的「内惟艺术中心」,可望于年底落成。

史哲强调,期待新的馆舍,有更多与社会连结的可能性,并在未来,持续与大家共同为高雄的文化橱窗,携手努力。

走过高美馆大改造,获奖无数的105空间,满置着捐赠作品,倍感温馨,李玉玲馆长喜形于色。由于3月25日就是一年一度的美术节,高美馆从周日的高雄奖颁奖典礼,到24日的「关键典藏」捐赠暨企业赞助表扬感恩会,选在美术节前夕的特别日子里,一方面向所有捐赠者,表达最诚挚的谢意,同时也让美术节系列活动,更添意涵。

李玉玲说明高美馆励行「关键典藏」,在新概念下的典藏策略,也跟着调整。高美馆自2017年正式转型为行政法人,承载了另一阶段的新使命。

因为典藏是美术馆的核心价值所在,法人化后市府连续三年典藏经费增额挹注,从原本持续多年的每年7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因此李玉玲即提出了「关键典藏」的新典藏策略,跳脱过往以「艺术家名字」的典藏框架,转向双轨并重,艺术家及作品并重的概念!也就是美术发展歷程中重要艺术家之最具代表性的关键作品。

诚如在国际间之博物馆或美术馆界常见的新进典藏展(New Aquisitions),典藏代表了全民的重要文化资产,因此新增典藏品之展示,除了表现美术馆对自己专业的信心,也代表了对社会承诺的责任。

高美馆自2018年开始策画「关键典藏」后的新进典藏展,之后又规画了「大南方多元史观典藏特藏室」,透过典藏策展,让重要典藏与新改造后的空间产生对话,与市民产生更多的连结。

此次针对2019-2020年新进典藏的两檔典藏展,高美馆也禀持着同样的自我期许,让典藏成为大眾的文化记忆图像。李玉玲指出,高美馆团队的努力,近年逐渐被外界看见,同时因为「关键典藏」策略的磁吸效应,捐赠成果相对丰硕,可喜可贺。

「艺术典藏,是美术馆的核心价值」,李玉玲表示,高美馆在2018年宣告以「大南方South Plus」的概念,作为美术馆的典藏搜藏与展览策略—即是以「南方」为核心,扩延为更大尺幅的「大南方South Plus」多元史观概念。

李玉玲特别感谢高市府与文化部前瞻计画典藏经费挹注,艺术家和家属、藏家也看见高美馆的诚恳与努力,主动捐赠珍贵作品予美术馆,让高美馆在典藏关键艺术家在各阶段各时期的经典代表作更加完整。

这次展出作品,是从95件中,精挑出其中的35件,包括《受大地祝福的山》的1032号大作,分享成果,也表达谢忱。

李玉玲强调,无论是林惺岳与徐永旭个人大展展后慷慨捐赠、林明哲董事长与董振平的大宗捐赠、刘耿一与曾雅云连续捐赠台湾前辈艺术家刘启祥与刘耿一作品、刘钦麟与王信丰家属数年连续捐赠、台湾资深与高雄在地艺术家洪根深、陈水财、叶竹盛、包克家家属、侯淑姿、周珠旺、庄普、林鸿文、李俊贤家属、陈伯义等,纷纷把他们珍贵作品,交付高美馆,尤其,收藏家张丰藤捐赠施并锡作品,义美欧瑞云大笔捐款,购藏李光裕《思维》,倍让人感动。

除了典藏捐赠以外,还有来自民间各大企业朋友的力挺与鼓励,连续且大额赞助高美馆各项大型展览、教育推广事务,让人感激在心,倘若没有企业好友的支持,国际大展「太阳雨」、「刺青」、「黑盒」、「泛·南·岛艺术季」等则难以成行,包括「台新金控」董事长吴东亮,也特别指派台新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郑家钟代表出席、「信源企业」杨丽芬董事长、高雄在地艺文好友「山艺术文教基金会」的林明哲董事长、美术馆之友联谊会刘如容会长,以及所有会友们都亲临盛会。

李玉玲也不忘感谢她的高雄企业好朋友「上扬国际建筑团队」林聪麟董事长、柏正企业苏振辉董事长屡屡在第一时刻成为她的后援,还有眾多如高毓琦女士等散置各地的企业好友们,请持续支持高美馆的营运发展!

作者为典藏杂志社社长

照片来源:高美馆相关照片截图。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高美馆 #典藏 #捐赠 #关键 #李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