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入侵乌克兰后俄罗斯原油遭多国买家抵制,促使国际油价衝上近14年高点。美国页岩油增产缓慢、中东产油大国又无意填补缺口,数十年来最严重能源危机正在酝酿。
国际能源市场一个月来因俄乌战争陷入剧烈震盪。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3月上旬衝破每桶130美元关卡,创2008年以来新高后连续拉回两周,但上周涨势再起,单周涨幅达9%,每桶回升至117美元左右。
华尔街日报分析,俄罗斯原油遭多国买家抵制,一个月来逐渐显现实际效果。油市面临俄乌战争爆发后第2波衝击,国际油价恐在俄罗斯石油输出受阻之际进一步上涨。
俄罗斯是全球第3大产油国,仅次于美国及沙乌地阿拉伯。俄罗斯原本占全球原油及油品供给约7.5%,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加拿大、英国及澳洲以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向莫斯科施压,倚重俄罗斯能源的欧洲联盟(EU)虽持续採购,但已讨论禁运可能性。
战事爆发后,多家大型能源公司与商品交易商对採购俄罗斯原油感到犹豫,银行停止为相关交易提供资金,运输业者拒绝装载俄罗斯油品,保险业者也不再提供承保服务,深恐违反欧美国家制裁措施或触怒公司利害关系者。
石油通常在缔约后3周左右出货,意味俄乌战争初期相关交易减少造成的供给缺口过去一周逐渐出现。
大宗商品资料分析公司Kpler数据显示,上周俄罗斯透过海路输出石油量降至近8个月来最低点;俄军入侵乌克兰头两周,这项数据因俄罗斯持续履约交货而保持一定水准。
瑞士银行集团(UBS)估计,俄罗斯约1/4石油输出受影响,相当于每天200万桶油左右。国际能源总署(IEA)预测,到4月这项数字可能升至300万桶油,恐引爆数十年来最严重能源供给危机。
全球每天消耗约1亿桶石油,国际油市原本就因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趋缓、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与盟友限制产油而吃紧,如今又面临俄罗斯石油遭抵制的挑战,美国在这紧要关头明显帮不上忙。
2010年代美国兴起页岩油革命,但大量厂商运用水力压裂技术开採石油与天然气,除引发环保争议外,油市也因供给过剩而一蹶不振,导致眾多厂商关门大吉。近几年,幸存的业者因股东鼓吹能源转型又要求高额现金报酬而看紧荷包,开辟新油田的速度缓慢。
过去6个月,美国页岩油业活跃的钻井数量增加约1/5,但其中许多是为弥补COVID-19大流行前已钻探但未利用油井几近用完的缺口。
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后,美国政府敦促石油业增产以利拉低油价,但业者认为供应链瓶颈、投资人小心翼翼、可利用油井剩余有限都造成今年不易迅速增产,过去一年积极增加油田活动的小型油商也可能因成本高涨、人力短缺而慢下脚步。
德州西部与新墨西哥州的二迭纪盆地(Permian Basin)每天产油逾500万桶,是美国最活跃的油田。就算当地今年每天增产100万桶油,仍补不上俄乌战争造成的能源缺口。
响尾蛇能源公司(Diamondback Energy)总裁范特霍夫(Kaes Van't Hof)说,如果俄罗斯产油及输出缩减到每天200万至300万桶区间,美国页岩油产业回应将有如「用花园水管尝试填满符合奥运规格的泳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