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加上双方法规监管趋严,中概股前景跌宕起伏。大陆经济学家任泽平指出,对于新经济企业而言,未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赴美上市不再是新经济企业唯一的选择。对于已经上市的中概股而言,回归大陆资本市场或许成为一种选择。
任泽平指出,进入2018以来,在境内外政策调整、地缘动盪、互联网行业迈入存量时代增长乏力、中美贸易摩擦风起云涌等因素迭加下,以网络为代表的中概股波动调整,近期更是大幅调整。
他认为原因有四点。首先是美国证监会《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是催化剂。HFCAA的要求,在美上市中概股必须提交审计底稿,但受到国内《保守国家级秘密法》等相关法律的约束,部分中国企业不得随意展示审计底稿。美国证监会审计流程与中国法律产生了衝突,导致市场对中概股信心受挫。
其次,地缘局势动盪加剧资金恐慌情绪是放大器。而在俄乌战争仍在焦灼的同时,「问责法案」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对中概股的担忧情绪。再者,网络行业进入存量饱和阶是基本面因素,行业面临格局洗牌、竞争内卷化、商业模式谋变、寻找新的创新突破。
任泽平还称,更长远的因素是中国经济大转型是时代趋势。降低房地产、金融、教育、网络等的利润和垄断,来发展实体经济、新能源、新基建、资本市场等。
任泽平强调,预计未来中概股将出现分化。有的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护城河,具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内在价值和商业模式没有被破坏或者受损不大,属于泥沙俱下、被情绪错杀的,是「黄金坑」,是理性专业投资者的机会;有的商业模式被严重破坏,甚至内在价值被毁灭,则是投资者需要迴避的。
任泽平还称,对于新经济企业而言,未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科创板大力发展,全面实施注册制,支持专精特新的北交所开板,赴美上市不再是新经济企业唯一的选择。对于已经上市的中概股而言,回归大陆资本市场或许成为一种选择。在此过程中,中美经贸关系也将成为影响中概股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