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疫情强强滚,国民党副秘书长李彦秀召集医委会防疫专家提出重要呼吁,自全球疫情漫延起,医委会已多次建议普筛的重要性,并请陈时中儘快建立普筛机制,然都被多次漠视,本次疫情非同小可,请陈时中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扩大普筛量能,并儘早给予染疫民眾抗病毒药物,才能揪出隐藏黑数,以阻断传播链的持续扩散,否则疫情难以有效控制。
国民党医委会指出,政治不该凌驾于防疫之上,陈时中继「校正回归」后,又新创「类普筛」的名词,说穿了,就是用来掩盖过去「拒绝普筛」的「双标遮羞布」,无奈「普筛何辜」?从过去被陈时中贬抑得一文不值,到如今终于有获得平反的机会,只是仍被加了一个「类」字,以减少过去「冤枉普筛」的尷尬,但除本会各医疗公卫专家外,前疾管局长苏益仁亦表示,类普筛就是普筛的一种,两者差别可能是筛检范围大小有所不同;而臺大儿童医院长黄立民则认为,如今疫情已扩散,「类普筛」很难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
李彦秀也表示,如今基隆疫情严峻,陈时中如愿意从善如流,利用普筛介入处理,绝对是必要且正确的手段,但重点是要「快速」找出潜在确诊病例,并「立即」採取隔离措施,并给予抗病毒药物,以有效切断传染途径,然而Omicron变异株的特性就是「高效传播」,如果仅利用「类普筛」试图控制疫情,恐怕难以达到「亡羊补牢」的效果,一定要使用更全面的普筛方式,比如针对流动人口,搭配社区筛检站方式「抓漏」,才能避免病毒遁逃。政策虽然已晚了,但做总比不做好,期盼疫情指挥中心坚持立场,不能虎头蛇尾。
国民党医委会强调,「天下病毒,唯快不破」,面对疫情,「要快速大量普筛、快速出具结果、快速围堵」,「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天内立即服药、马上降低病毒量、传播就减少!」,本会请陈时中不要再纠结于「新创名词」,只有採取最快的应变措施,才是对抗失控疫情的唯一解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