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兼顾与维持防疫量能、社会经济及有效控管风险,使用池化方式提升筛检量能。(图/指挥中心提供)
为兼顾与维持防疫量能、社会经济及有效控管风险,使用池化方式提升筛检量能。(图/指挥中心提供)

本报今独家纰露,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今起将改变医院进行PCR採检的原则,要求陪探病者、医事人员採取10人一组的池化核酸检验(Pooling PCR),此举遭医界批评,不仅会影响检验结果,还可能拖延民眾就医时间,指挥中心今天说明,池化模式可大量提升社区筛检效能,併能准确验出Ct值31到35的阳性患者,但考量急诊、手术、生产等紧急住院需求及陪病者,仍可适用过往的1:1检验方式。

指挥中心指出,目前获我国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核发紧急授权许可,可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的检验平台多元,国内各指定检验机构已依其硬体规模、检验需求及人力配置等现况选用最适平台建立检验流程。

依这些相关试剂仿单记载的检测灵敏度换算,单一检体上机可侦测的阳性个案Ct值约介于34-38之间,若进一步採用1:10池化模式进行,除可大幅提升单位时间的可检验件数,于大规模筛检时加速阴性个案的排除效率;针对阳性个案检验,仍可正确检出Ct值介于31至35的阳性患者。

指挥中心说明,目前1:10的池化检验仅适用于发生率不高的族群,针对高感染风险的疑似个案,仍採用非池化标准流程,维持精准检验的要求。

指挥中心强调,池化检验模式的採用,可在不影响检验结果正确性为前提,除可大量提升社区筛检校能,亦可有效节约国内检验资源,可使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检验网络运作永续进行。

#筛检量 #台湾 #控管风险 #罗一钧 #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