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长荣(2603)日前宣布将办理现金减资,幅度高达60%后,被动元件大厂国巨(2327)近期也决议再次「瘦身」,办理现金减资20%,。让公司的大股东拿回现金可以避税,但小股民的股票变成零股,想脱手相对困难。民进党立委郭国文、沈发惠1日举行记者会表示,减资本身是中性手法,若企业滥用,变成资本市场歪风,呼吁主管机关从严审核,并提高减资案的门槛,才能保障多数投资人权益。
郭国文指出,透过减资来欺负小股东最恶名昭彰的案例就是国巨,过去10年已减资4次,让股本大降8成,却又靠併购来扩张公司规模,并以发行海外存托凭证、海外可转债与执行认股计画,来扩充特定对象的股权,这相互矛盾的作为,让特定人士能图利,再加上公司派与股民间对市场掌握的资讯不对称,可说是严重侵害小股东的权益,此外,郭国文向主管机关金管会提议提议,为避免透过减资后私募等操作来强化股权,以利于经营权保卫战,应将时间拉长至3年,避免同一届董事会能做出减资与增资两项互斥的决议。
金管会证期局发行组组长尚光琪表示,「我觉得一个规范出来,都会对市场会有一些影响,所以这个部分我们再来思考这样子,但是我会朝向说去加强审查的方向这样子」,证期局一向秉持从严审查的精神,但她也坦言,目前虽有规范,减资前后1年内不应发行新股,但以国巨为例的企业,就用2年的时间做些具争议性的操作。对于3年的期限,她说,无法这样做,不能因为一些公司行为有争议性,就限制其他公司不能这样做,重点在制度面的调整但可以思考朝加强审查的方向改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