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会日前提出2050年净零减碳路径,但未具体提出外界关注的2030年减碳目标,引发外界关注,行政院能源及减碳办公室副执行长林子伦表示,台湾占全世界碳排放仅有0.56%,尤其台湾是随着世界的需求增加而要生产更多晶片,「不要逼产业逼那么急」,毕竟台湾起步比较晚,或许最后衝刺也是可以,只要净零的目标一致就可以。
依去年的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6)通过2030年要减少45%碳排的决议,台湾原订NDC(气体阶段管制目标)2030年仅有减少20%。
林子伦今天参加环团举办的「气候立法与台湾气候行动的机会之窗」时表示,国发会的净零排碳路径、12项战略中提及如风力/光电、氢能、绿色金融、自然碳匯等,但要把这么大的东西塞进一个法案很难,因此不能倚靠单一立法,法规也要完成整备。
至于外界关注的碳定价,林子伦说,碳定价机制包括碳费、碳税、碳市场等外,也包括境外碳权等国际合作机制;而2030年排碳目标?他说,台湾碳排仅占全世界的0.56%,加上台湾应全世界需求生产大量晶片,「因此不用马上逼产业」,只要净零的目标一致就可以。
立委洪申翰说,台湾在在国际分工中的角色与如欧美等消费国家有所落差,但也不是不用管国际2030年的目标,认为要再提升目标。
「2030年连要达到20%减碳目标都有困难」,台大风险中心主任周桂田认为,政府应先盘点2030年,如如智慧电网、储能、碳费、碳税及电价等可以做的,不能最后又回到因为我国产业等理由说难推动,否则谈再多减碳目标恐怕都是在画大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