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舞家瓦旦.督喜编创舞作《Ita》,让舞者保有独立性,又能合而为一。(国家两厅院提供)
编舞家瓦旦.督喜编创舞作《Ita》,让舞者保有独立性,又能合而为一。(国家两厅院提供)
TAI身体剧场艺术总监瓦旦.督喜(右)与印尼艾可舞团艺术总监艾可.苏布利阳托(左),两人相识已久,近期将酝酿已久的创作和观眾分享。(国家两厅院提供)
TAI身体剧场艺术总监瓦旦.督喜(右)与印尼艾可舞团艺术总监艾可.苏布利阳托(左),两人相识已久,近期将酝酿已久的创作和观眾分享。(国家两厅院提供)

印尼编舞家艾可.苏布利阳托(Eko Supriyanto)与台湾太鲁阁族编舞家瓦旦.督喜,两人在疫情下跨国合作,从线上排练到实体见面,到交换彼此的舞者,两支舞作《AriAri》、《Ita》将在本周末登场。

瓦旦.督喜表示,这次交流最宝贵的经验除了肢体,还有各自的生活文化,「一开始因为疫情不能见面,我们先在线上聊概念,后来舞者、艾可相继来台湾,我们从生活面开始谈论创作,这是很宝贵的经验分享。」

瓦旦.督喜表示,台湾舞者和印尼舞者跳对方的传统舞,也发现身体酸痛的部位不一样,「因为使用的肌肉和跳舞的方式不太一样,后来的交流还包括学习对方的语言,语言和舞蹈也有关联,这些在舞作里也会看见。」

艾可是印尼当代杰出的舞者及编舞家,从小有爪哇传统宫廷舞蹈及印尼班卡席拉武术的深厚训练,曾担任玛丹娜2001沉沦世界巡迴演唱会的舞者,同时在茱莉.泰莫执导的百老?音乐剧《狮子王》中担任舞蹈顾问,他上一次来台是在2019年。

艾可表示,最初是在2014年在印尼日惹国际艺术节看到瓦旦.督喜的演出,当时就很欣赏他,2017年在国家两厅院的牵引下,双方因此有合作的契机,曾造访彼此的工作室,如今作品总算要登台演出。

由艾可编创的作品《AriAri》,艾可表示,「AriAri」在爪哇语是胎盘的意思,艾可说,胎盘和胎儿两者好像双胞胎一样,而胎盘也是母亲与胎儿之间最紧密的联繫,「这支舞作谈论我们永远都不是一个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永远都有紧密的连结。」

《Ita》由瓦旦.督喜担任编舞,他表示「Ita」在太鲁阁族语中是「我们」的意思,瓦旦.督喜说,「每一个舞者都是独立的个体,很多元,都不一样,我让每位舞者保有自己,并且在一起跳舞的时候成为『我们』。」演出将于4月8日至4月10日在国家两厅院实验剧场登场。

#舞者 #督喜 #瓦旦 #编舞家 #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