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共制节目《AriAri》《Ita》于4月8日至4月10日在国家两厅院实验剧场正式登场。太鲁阁族编舞家瓦旦.督喜与印尼编舞家艾可.苏布利阳托(Eko Supriyanto)交换彼此舞团舞者,以双舞作交流文化底蕴,拆解不同的身体语汇与质地,诠释当代社会中人与人间情感交流的多种样貌。
TAI身体剧场艺术总监瓦旦.督喜与闻名于国际舞坛的印尼编舞家艾可.苏布利阳托,2017年在国家两厅院的引荐下,展开臺印共制的合作契机。2019年双方曾造访彼此位于印尼梭罗、臺湾花莲的工作室,2020年更于印尼梭罗展开第一阶段排练,不料后续遇上疫情爆发,演出被迫延后,因此分隔两地的团队寻找了更多远距交流的可能性,并努力克服视讯镜头下的隔阂挑战,以全新的形式交流出不同文化中的身体语汇及生命经验,也因此赋予《AriAri》《Ita》不同面貌的作品意义。在爪哇语中,AriAri是胎盘的意思,而爪哇文化更将胎盘视为胎儿与母亲之间最亲密的联繫,象徵一辈子的连结。这次,艾可.苏布利阳托将与臺湾TAI身体剧场的两位舞者合作,以爪哇神话AriAri作为创作脉络,带出陪伴者相聚的隐喻,并藉由臺湾舞者的眼光,找寻「双胞胎」之间独有的经验与感知,探索关系中最绵密的羁绊与关照。
而《Ita》则是太鲁阁族语中,代表「我们」的意思,意指包含所有的人。编舞家瓦旦将与印尼及臺湾舞者合作,以印尼「噹嘟乐」(Dangdut)为创作灵感,将移工们在不稳定的处境下,藉由音乐寻求身体安定感的共振状态,置放于舞者之间。
从各自身体文化与生命经验出发,透过音乐的催化与疗癒过程,探索舞者间所产生的情感连结,进而创造出属于「我们」的身体情境。两支舞作从自我与无形陪伴者的精神连结,跨度与他者间的情感共振,从相异的文化中观看、创造与诠释,回应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情感触碰。同时,也是呼应着疫情社会下,不论是与自己相处亦或是和他人之间,若近若离般地微妙距离 。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