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因疫情停课,一名高中生在线上教学中冒用校长名字「巡堂」,被学校记大过。学生不服提诉愿,教育部于今年1月决议将「大过」撤销,请学校另做适法处分。

台湾青年民主协会昨天在脸书粉丝专页贴文指出,去年5月因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全国各级学校停止实体课程,一名高中生在线上教学时,使用同校校长的名字接连进入多个课程「巡堂」,要求授课教师报告上课状况,多名教师不查,并与该名学生对话。

根据青民协提供的资讯,事发后,学校将冒用校长名字的学生送奖惩委员会,奖惩会认定学生侵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决议记大过1次。学生则认为自己只是使用虚构名字做网路帐号名称,没有假冒身分,也没使任何人名誉受损,且奖惩会上未提供相关证据,无法充分答辩,造成资讯不对等。

学生向教育部提起诉愿,教育部今天晚间向中央社证实,诉愿人因线上教学冒用校长名字「巡堂」遭记大过,教育部今年1月作成诉愿决定,「将惩处大过1次撤销,另请学校依学生奖惩规定另为适法之处分。」

青民协表示,学生冒用身分的行为确实不当,学校也有权惩处与辅导管教,但应依法行政,让学生能为自己答辩。呼吁学校依照诉愿的决议,重新按合法程序来惩处,才是对学生最好的公民教育。

青民协也表示,这次诉愿的决议,有考量处分程序是否有瑕疵,可让未来各校的奖惩处分上,能更加重视程序和实质合法性,也让学生勇于对不合理、违反比例原则的惩处提起行政救济。

#学生 #校长 #大过 #冒用 #线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