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小必修本土语,语种多达49种,让人好奇,教材与师资是否能顺利到位。教师直言,由于家长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课程,学校也找不到老师来教,只为遵循上意的教育部,最终也是把烂摊子丢给校方处理,所以结局就是绝大多数学校开不了课,将时间拿来考试或进行其他课务。
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表示,国家语言政策理应清楚具体,现在执政者为了将本土意识包进国语文当中,失去国家语文核心价值,政策呈现漫无章法的局面。
段心仪提到,国中小开设本土语课,语种之所以玲琅满目,在于讨论课纲时,委员们便打算如此安排。
「教育部能说什么话,只有照单全收!」段心仪说,受政治压力影响,教育部没时间思考能否开课,更罔顾学生的学习意愿,「烂摊子就让学校收场,自己去面对家长!」
不过,段心仪说,由于家长无法接受这类课程,学校也找不到师资,更缺乏教材,想必绝大多数的学校一定没能力开课,所以最后还是把时间用来考试或进行其他课务,政策不了了之。
金瓯女中新住民语教师张婉贞认为,母语本是家长自行教导,不须要强迫孩子学习。教育部现在推动本土语课纲,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一大堆陌生的本土语言,学校根本找不到师资,「这些政府单位,閒着没事做事吗?」
张婉贞说,国语文政策的规画,简单明白,应当以多数人使用的语言为主,现在要求学生学习原住民族语,语种多达40几种,一般学生几乎也没人想学这些语言,教育部却规定,只要1名学生修课,校方就得开课,确实非常困扰。
面对各界质疑本土语师资不足的问题,国教署回应,刻正与县市政府共同逐校盘点国、高中各语别师资需求,并将协助办理教学人员增能或认证,全力开课经费,或将辅以合聘、巡迴方式媒合师资。
至于偏乡方面,国教署提到,除与地方政府专案协助外,将透过直播共学方式进行授课,以协助学校针对学生选习语别进行开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