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简秀枝专栏】台湾当代艺术家曾御钦(毛氏),4月10日起程赴欧,准备发展,他自诩是一只被切断双脚的鸽子,必须视死如归、勇敢飞出去,不再给自己留后路。

在欧洲,我得到更多尊重,我说,我是录像艺术家,他们心领神会,不像在台湾,我要费很多唇舌解释录像艺术家是什么,平常在干嘛。

拿了荷兰3年定居签证,但准备到德国北部发展。德国是艺术家创作天堂,相对低廉的生活费,对艺术家,容易获得认同,不会被追问国籍、来歷,也不被计较肤色,可以提合作案,很容易拿到像薪水一样的收入,虽不多,但给人希望,若加上卖卖作品,生活无虞。

曾御钦在行前,把台北的居所出租。由于地段不差,一个月有两万多元收入,一半固定给父母,一半支撑自己远游。还有带着节衣缩食下的百万元积蓄,那是他人生的全部,义无反顾,因此可以放胆向前飞。

7日近午,曾御钦来咖啡厅小坐,是老朋友的道别,也是以台湾当代艺术家的身份,来说明他在日月长考后,决定主动出击,远飞欧洲,创造机会。

今年43岁的曾御钦,他说自己不再年轻,时间不等会一直他,因此决定放手一搏。

去年9月,获得西班牙驻台办事处的补助,他冒着疫情风险,飞了一趟欧洲,参加西班牙影展,然后去北德驻村(Eckernförde,Germany),拍了3段影像,收穫满满。碍于签证期限,农历年前返台,防疫隔离后回家过年,也向父母商量,说明未来想再赴欧洲定居、发展的计划。母亲一听,满是担忧不舍,但父亲懂他,力劝母亲放手。

在台北办欧洲签证,连续申请几个国家,因为是以艺术家身份申请定居,还是有许多障碍。为了坚定自己的信念与决心,先订了机票,结果,彷佛感动了老天爷,荷兰给了他3年签证,赶上星期天出发的班机。

从荷兰入境,落脚安顿后,会转德国,已接洽在德国莱比锡驻村,以后会在欧洲邻近国家多走动。以前,喜欢安静宅在家作创作,但在异国他乡,他要克服自己闭锁个性,打开自己心房,与各界多交流,充电学习、看展览,流畅外语,并广结善缘。人在欧洲,每年有许多影展,都会介绍国际艺术家,是充实人脉,训练眼力的大好机会。

至于创作的方向,曾御钦说,除了延续在台湾已累积多年,讲台湾城市与生活状态的固定作品,未来会用更抽离自己,远远地冷眼旁观。人在天边,心在家乡,血永远浓于水。

其次,行为艺术表演,曾御钦会一秉初心,继续探索展览与艺术家的关系,结合平面、行为、影像,把艺术家的呈现、存在、离场之间的关系,持续作思考。

曾御钦以他去年在北德驻村的经验说明创作内容,比如说,拍夜阑人静,拍外面散步、拍墙沿走壁,也刻意收集各种不同的声音入镜,然后,中途好像往镜头丢一团泥土,打断对话,重新思索。些许玄妙,却也真实,真与假、虚与实,在艺术家的时间轴,总是有许多话要说。

曾御钦,1978年生,A型,金牛座,实践大学媒体传达设计系毕业,进入北艺大科技艺术研究所。曾经是「良日激动所」替代空间的主持人,是从录像艺术家到「野放季」策展人,勇于搭平台,给做影像的人吼叫。

曾御钦曾表示说,在国际上,外人会把他跟中国旅欧艺术家艾未未视为同时期,但回到台湾,自动被缩水,也被边陲化,一切依辈分排排站,立刻打回原点,他常被描述为「等出头的晚辈艺术家」,他无疫不与,参加世界超级大展,并不会因此受到更多重视。

细数曾御钦来时路,早在2008年获邀入选德国卡塞尔国际文件展,那是70多年来第二位获选的台湾艺术家,第一位是半世纪前的已逝艺术家林寿宇。

不过,那个看似光彩的纪录,在台湾,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完全没受到媒体重视。「为什么是曾御钦?」是唯一来自艺术圈的抱怨与不屑。

其实,曾御钦在获得该国际青睐之前,他在国内奬项,一直不顺遂,例如,当年台北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选拔、台新基金会当代艺术奬、南艺大博士班,他始终无缘入选。

在那年德国卡塞尔国际文件展,曾御钦与中国异议份子艾未未同台,在福岗亚洲三年展,他也与日本塩田千春一起受奖。不管艾未未或塩田千春,目前都是国际响叮噹的当代艺术大师,日籍塩田千春与中国籍艾未未,都在北美馆斥重资本下,视为上上宾,举办了超大型展览,让国人印象深刻。

还好,台湾有些民间团体,看好曾御钦潜力,也疼惜他的单打独斗。例如,三三会在顏雪花女士奔走,大声疾呼下,曾为曾御钦筹募经费,义助他远行以及开拍新作品。

「一只被切断双脚的鸽子,必须视死如归、勇敢飞出去,不再给自己留后路。」言犹在耳。今晨起床,推窗外探,蓝天白云中,遥想着已经飞上青天的曾御钦。

记得7日餐敍时,我好奇他满手臂的刺青,曾御钦腼腆地伸直手臂,让我看个仔细。「牠是我的爱犬yoshi,已经死了,我要带着yoshi,跟我一起去流浪!」

凝视着他的右手臂上,满满的图腾,原来是狗狗脸谱。这样的专情大男孩,看似粗壮,心里好柔软,令人动容。

寄予祝福!期待「毛氏传奇」,就在他那视死如归、放手一搏里!

作者为典藏杂志社社长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艺术家 #欧洲 #德国 #发展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