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激盪的基本

典型的做法是针对某个课题(例如下一季的方针),整个小组先自由发表各自的想法,并对各种问题做出回应。

进行大规模脑力激盪时,则要先切割时间,比方说讨论两小时后进行成果发表会,整体规划可交给小组中擅长主持的人来负责。这个主持人在一开始做好时间分配后,要确保创意的提出、整理意见、做出结论、抄写在白板上这一连串流程顺利进行。

和一般会议相同,进行脑力激盪时也要掌控好进度,必须在预定时间内产出成果。

要善用脑力激盪,需要一些诀窍。不过以我的亲身经验来看,就算没有特殊才能,只要多参加几次,任何人都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办到。

以下就介绍我在亚马逊学到的脑力激盪诀窍。

不完美但快速

应该要求每个人快速提出想法。这是因为给予过多深思熟虑的时间,就只能得到表面完美的答案。

有趣的是,相较于自由思考,如果能施加一些限制、设定时间范围,反而更容易产生创意。

假设会议要在一小时内结束,预计三十分钟提出创意,三十分钟归纳做结,若请与会者在五分钟内或三十分钟内尽可能写下任何想法,五分钟的限制比较能激发创意。

万一五分钟不够,再追加时间就好。当大家的笔差不多都停下来时,先告一段落。讨论中途想到其他点子,再继续写也没关系。

脑力激盪要求的不是平时的思考模式,不求尽善尽美的解决方法,而是秉持「不完美没关系,但要快」(Quick and Dirty)的精神,总之先求创意的量,再从中找到原石,琢磨成闪闪发光的钻石。

集结不同属性的人参与

与会的每一个人必定都有不同的智慧。因此,假设小组有二十个成员,与其从中挑选五人参加脑力激盪,不如让二十人全部参与,这样运用了所有人的智慧,更有机会产生新创意。当然,在平时的办公室环境中进行脑力激盪,想召集不同部门的人来参加可能有困难,但如果是场外会议,则要尽可能集结不同属性的人参与。

但也不是人数越多,成果的品质就越好。参与脑力激盪的人选非常重要,如果聚集的是同样属性的人,想法不就大同小异了?

参加脑力激盪的人选不必限制在同一个部门,集结财务、业务等其他部门的人员,观察事物的角度会更加广阔。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从其他部门的角度来看,或许会点出从没发现的问题。当对方质疑「这是为什么呢」,灵感可能就被激发出来了。

另外,当小组成员有上下级关系时,可能会有所顾虑而无法畅所欲言。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必须留意小组成员的编选。

善用分析工具

参加者写在白板或便利贴上的文字可能不好理解,别人的解读也可能与原意有所出入,所以主持人追问提出想法的参加者「这是什么?」是必要的。当所有想法都被正确理解,才能找出想法之间的共同点,并能在白板上分类整理。

所有人都提出创意后,如何归纳就是考验主持人功力的时候了。他要在瑕瑜互见的各种想法中,辨别不同思路并加以分组。

这时,现有的分析工具也能派上用场。例如我在营运部门思考第一线的问题时,经常使用4M分析法。一旦习惯之后,在遇到问题时,便能迅速判断出「这是有关费用的问题」、「这是有关环境的问题」,归纳到适当的分类。

会议召集人不宜过度介入

我说过决策会议的负责人掌控整体会议,是很重要的。但有时在脑力激盪会议中,负责人不介入效果反而更好。

尤其是当你想在金字塔型组织的会议中激发意见时,如果居上位的负责人加入讨论,容易使与会者认为负责人的发言就是正解,大家的思考因而停滞,难以产生新奇的创意。

这种揣测上意而提出的点子毫无意义,不如交给参与者自行做主,不要过度介入才是最重要的。

我担任会议召集人时,也要求自己退后一步来观察整体。一旦加入某一组的讨论,想法就容易受到局限,无法看清其他创意。

会议召集人的责任是观察各个小组,当讨论陷入僵局适时给予协助,控制时间,并在最后做好归纳,彻底扮演协助的角色。

(本文摘自《亚马逊会议》/三民出版)

【内容简介】

为什么要学习亚马逊的会议?

●亚马逊匪夷所思的会议规则

会议始于一片静默

开会资料只有两种。一页式简报或六页式报告

严禁使用PPT简报,要写成叙事型文章

出席人数上限──「两个披萨」喂得饱

你是否听过以上有关亚马逊开会的传闻?

想必有人觉得和自家公司开会的方式似乎有点不同。

或许也有不少人感到匪夷所思,纳闷为什么亚马逊要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开会。

事实上,亚马逊的开会规则充满睿智,那是以创办人杰佛瑞‧贝佐斯(Jeff Bezos)为核心的经营阵容,从不断尝试错误中衍生的。我认为其中必定有许多能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的创意或思考方式。

本书将解说亚马逊会议的秘密及做法,解答你的疑问。

【作者简介】

佐藤将之

Ever-Growing Partners代表董事、企业成长支援顾问。曾任职于SEGA Enterprises。2000年7月进入日本亚马逊,成为创始成员之一。歷经供应链管理和书籍採购部门后,2005年起转任营运部门的经理,为全日本最大物流网路的发展做出贡献。2016年离开亚马逊。目前除了以寿司职人的身分推广日本饮食文化,同时发挥在亚马逊超过15年的工作经验,担任经营顾问,协助企业成长。着有《Amazon的人为什么这么厉害?》、《带人的问题,Amazon都怎么解决?》、《1小时做完1天工作,亚马逊怎么办到的?》。

《亚马逊会议》/三民出版
《亚马逊会议》/三民出版
#脑力激盪 #会议 #亚马逊 #金字塔型组织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