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地球资源是每个人、每间企业必须重视的事情,日月光以「高值、低碳、减废、智慧」为主轴,推动循环经济,从源头做起,盘点全厂区的废弃物,与上下游厂商共同合作,经由材质特性与形态区分再用,执行多起创新专案,极大化回收效益。环保垃圾袋即是一例,于厂内集结过往被焚烧的塑胶气泡袋、泡棉等耗材,经过破碎、压缩与分类,再交由合作厂商统一制作,每月约可制8万卷环保垃圾袋。高雄厂结合企业营运与永续策略,逐步落实永续行动,预计于2025年达100%废塑胶资源化目标。

带着低碳理念,日月光4月22日延伸楠梓科技园区第一园区的绿色景观围篱,由位处第二园区的高阶主管为代表,在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四组组长徐仲礼与议员陈善慧、宏荣里里长陈宏荣、宏毅里里长冯靖绒共同见证下,携手种下属于2022年的22棵绿色树苗,让日月光绿色减碳的理念与树群一同成长,并以绿色围篱持续守护着园区的绿色行动。

和泰车「TOYOTA一车一树」翻转海岸造林困境,成功种树成林。受地球暖化的影响,近年来台湾海岸线不断向内退缩,国土流失、生态破坏,抢救海岸线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和泰汽车从2017年4月开始,展开「TOYOTA一车一树」公益计画,每售出一台TOYOTA新车,即帮每位车主在海岸线种一棵树,让车主在买车的同时,也能一同为环境永续共存尽一份心力。回顾海岸造林歷程,要在贫瘠的沿海沙丘土壤上造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TOYOTA一车一树与行政院林务局、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合作,植树后进行3年的护树计画,包含选择耐旱树种、规划造林期程、研发水宝盆种植工法、定期巡视补水等行动,成功使海岸苗木存活率高达九成以上。五年来累积种植超过57万棵树,种植面积达180公顷,减少1万4277公吨的二氧化碳,相当于37座大安森林公园的年吸碳量。

和泰车2021年首踏离岛金门,种植2.42万棵树苗,有效提升树苗存活率由1成到7成,此成功经验也在今年横展至菊岛澎湖。澎湖受限于岩盘地质,土壤贫瘠植物根系发展受限,且冬季受强劲东北季风威胁,海岸造林面临多年困境。因此TOYOTA一车一树于2022年世界地球日前进澎湖,赞助澎湖林务所海岸造林。澎湖县政府也特别于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在澎湖五德社区举办植树活动与合作造林签约仪式,与当地居民共同携手种植400棵树苗。

低碳环境方面,日月光也于4月加入「MeNGo无限畅游方案」,成为试办计画一员,与高雄市交通局、交通部运输研究所携手,推动高雄市绿色运输,相较先前以捷运搭乘区段较长的民眾,本次针对单程票价30元内的短程使用者,提供先搭乘后付费的模式,提供优惠折扣,并提供轻轨、公车、YouBike、渡轮等多方案的配套服务。高雄厂呼应每年9月22日世界无车日,持续响应并推动多元友善的绿色交通运具,发扬绿色永续精神。

因疫情影响,日月光高雄厂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改以静态模式推动,「低碳饮食-瞭解每日便当碳足迹」,计算每个餐盒的碳排放量,让大家更有感因主菜种类、烹调方式的不同所导致的碳排差异。日月光秉持绿色企业的目标,多管齐下以实际行动落实ESG理念,以产业链的循环共生的目标积极迈进。

#日月光 #TOYOTA #绿色 #一车一树 #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