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专注力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秘诀,基本原则便是「实行」。
如果你想培养做某件事的能力,就必须开始去做它,并且持续为之,直到能够做得很好为止。除了去做之外,还要积极的做,并且做的得法。
要培养专注力,第一步就是把心思放在日常工作上,将所有精力和脑力都集中在必须做的事情上。一旦发现自己的心思开始飘移,就要立刻将它带回来──注意力的焦点不应该是松果体或一幅画,而是你每天所做的事情。
专注,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迅速且完美的完成该做的工作。当你能够做到这一点时,才算是拥有驾驭自己心灵的能力,也才算是具备了专注力。
当专注力提升时,就能够成为一个更有用的人,并提升自己在世人眼中的价值。如此一来,便有机会做出更重要的事,承担更高的职务,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开阔与充实,并享受与之而来的喜悦。
专注的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注意
要把事情做好,第一阶段便是「注意」──欠缺注意力的人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思索
当人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并且开始认真思考时,便到达了第二阶段「思索」;在从事一般世俗工作时,只要能到达第二阶段,便可以做得很好。在各行各业中,有许多具有工作技能、表现称职的人,或多或少都到达了前述这两个阶段。
出神
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能到达第三阶段「出神」。
在最前面的两个阶段,人的心思和工作是分开的,做起事来多少都需要费些心力,而且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摩擦力。但到达第三阶段「出神」时,心思和工作会合而为一、浑然一体,于是做起事来效率更高,更不费力,也更少摩擦力。在最前面的两个阶段,人的心思是以客观的角度在工作,很容易因为外来的影像或声音而分心;当他完全进入「出神」的阶段时,便是以主观的心思在工作,和前者截然不同。
这时,人会浑然忘却外在的事物,但心思是活跃而忙碌的。这时,别人如果和他说话,他是听不见的;需要再三重复,并且提高嗓门,他才会有如大梦初醒般注意到外在的事物。
凡是能够达到「出神」状态的人,必然可以在专心从事的工作上完全展现其才能。世上的发明家、艺术家、诗人、科学家、哲学家和所有的天才,都达到了「出神」的境界。
静中有动
当人进入第四阶段「静中有动」时,便具备最高的专注力,那是个既潜息静止、又极其活跃的状态。
当一个陀螺以最高的速度旋转时,摩擦力会降到最小的程度,陀螺本身会进入完全静止的状态。对一个打陀螺的学童而言,这是一个既美丽又迷人的景象──他会说这个时候他的陀螺「正在沉睡」。此时,陀螺表面上看似不动,但其实并非完全静止,而是处于一种虽然动得很厉害、但是却完全平衡的休息状态。
同样的,当一个人已经到达全神贯注的状态时,虽然脑筋一直在动,以致他能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但整个人却处于安静、平稳、从容、安详的状态,而且外表并没有明显的动作。
人在这种状态下,会显得容光焕发、平静安详,而且当他的心思处于极度活跃的状态时,他的面容会显得更加平静。
(本文摘自《命运最重要的事》/柿子文化)
【内容简介】
◆长销100年,詹姆斯.艾伦的文字总能使人平息恐惧、让人觉得一切都可能好起来
◆智慧行事,持续造福,提升自我、事业、生活、缘分和灵性的必备力量
◆在为自己制造幸福的路上,世界也将因你而得福
◆影响稻盛和夫、戴尔.卡内基、拿破崙.希尔、罗伯特.T.清崎、诺曼.文生.皮尔、安东尼‧罗宾等潜能开发和励志大师
◆影响逾1000万人,其作品已翻译逾43种语言
人之所以想要掌握命运,是为了活出自己渴望的模样。然而,创造命运最大的难题是,我们自以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对的,实际上却一直过着错误的生活。
文坛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哲学作家詹姆斯.艾伦,以质朴浅白的文字,道尽命运的运作法则,透视命运的掌控方法,提醒人们为自己的幸福、利益负起个人的责任,进而实现大群体的共同福祉──《命运最重要的事》是烦躁、忧虑的人生与世局里,一份澄净、平安且鼓舞人心的祝福,让被生活所伤的人,找到方向,得到力量,继续前行。
「命运」并非注定,而是「你认为自己是什么」──
一个人所遭遇的事,正反映着他的为人!
「命运」是「果」,是一件注定会发生的事;「因」是使这件事注定会发生的力量,但那并非不可测的天命,而是你的「自由意志」。一个人的行为操之在己,每个人都是自我品格的塑造者,可以决定自身的命运。
一个人调整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品格,就是在为自己打造不同的命运。
【作者简介】
詹姆斯.艾伦
詹姆斯.艾伦是一位哲学思想家、神秘传奇作家,是英国新时代运动思潮的先驱之一,也是一位失落的觉悟者。他很喜欢莎士比亚、约翰.弥尔顿、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圣经》、佛陀、华特.惠特曼和老子等人的作品,并奉托尔斯泰为其心灵导师。
他的文字优美而睿智,乍看浅白易懂,细细体会却充满着智慧,他最着名的作品《你的思想决定业力》自1903年出版以来,鼓舞、启发了数千万人,成为歷久不衰的畅销书籍。
詹姆斯.艾伦的创作生涯只有短短大约10余年,但其着作如《你的思想决定业力》、《所有境遇都有福报》、《每一次因果,都是人生最好的练习》等,却影响后世千万人,让一颗颗充满争执、迷惘、纷乱、疲倦、浮躁、喧嚣和苦痛的灵魂回归于寧静、祥和、清明和喜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