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市经信委公布首批復工復产企业「白名单」以来,上海车企纷纷开始封闭式生产。但由于疫情原因能实现復工的工人数较少,要全面復工復产仍有难度。据《证券日报》引述业内人士说,现在復工执行到企业层面太难了,虽然上海周边道路已开通,但是严查仍导致物流效率降低,实际復工效率不够高。
同时,汽车企业还存在着缺晶片、原材料涨价等问题都需关注。一位汽车上市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车对晶片需求暴增,导致晶片短缺影响车辆的各个方面如摇窗机、中控等,缺一个都会影响交付进度。”
在业内人士看来,汽车产业链条长,从各级供应商到整车生产涉及多个节点,中间少一个环节都会导致生产停滞。
据2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来看,一周以来,666家重点企业已有70%实现了復工復产,上汽、特斯拉等整车企业连续实现整车下线,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也陆续復工,汽车企业在产率、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
但也有多家车企抱怨,「虽然公司要求工人復工,但所在社区却并不放人。」大眾汽车内部人士透露,工人无法返工是復工一大障碍。目前整车厂採取班车统一接送的办法,但是社区基层管理人员不允许居民外出,车厂也无法接到员工,当前的到职率非常低,进入工厂的员工也被要求必须在工厂中居住进行闭环生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