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拍板居家隔离採「3+4」,北市副市长黄珊珊26日指出,不管几加几,民眾关心的是要不要居隔、居隔之后呢,不满3+4政策周日经媒体披露,隔天才告知地方政府,当天下午就通过,地方怎么解隔上万人。
黄珊珊今在脸书指出,面对几千人,甚至万人以上确诊,加上确诊者的接触者,市府必须调整作法,专心照顾确诊者,避免轻症转中重症,避免中重症恶化,也必须坦承现有的公务系统无法在几天内处理匡列接触者。
她表示,台北市确诊者简讯自主通报系统今天上线,先让确诊者自主回报密切接触者,节省健康服务中心的疫调工作负担,基层同仁能尽快收集到匡列对象名单,这样才能更快速地帮到居隔者,否则「3+4」上路,结果在家第3天都还来不及开居家隔离书,民怨只会更深。
黄珊珊说,市府实际遇到的问题是政策宣布后,执行细节却还没跟上,首先,不管是10+7或改成3+4,都需要一段时间磨合与上路,接触者软体系统却还要修正,再来这段期间,基层同仁要逐一回覆民眾问题,没有完整政策细节,只会造成基层同仁与民眾衝突与误会,滋生民怨。
她强调,现在北市居隔数量超过2万,疫调结束后才可能开始匡列,每天确诊个案已经超过1000例,就算大量调动支援人力,疫调速度已经跟不上确诊数量增加,居家隔离数量约确诊者的5到10倍,疫调塞车,居家隔离匡列更是塞车,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黄珊珊提到,地方政府是中央的帮手,这是一场困难的战争,真的不要再分彼此了,3+4政策如此重要的政策,却是先在周日由某报社独家披露,隔天早上九时召集各县市首长开会,下午2时开专家会议讨论通过,晚上6时公布,第2天实施。相关执行细节都还没有通知地方政府,民眾电话已经快打爆关怀中心,但我们也只能静待中央通知相关细节。
她说,中央疫调主动回报的系统要5月7日才会做好,在此之前,每天千例的确诊个案,上万的居家隔离者,要3天内开出居家隔离书,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塞车会更严重,她认为应该要全力照顾确诊者,密切接触者应该用自主管理加快筛来管理,现在的问题,反而是快筛剂数量问题,政府说会提供1亿支快筛剂,希望儘速补齐,让人民安心。
黄珊珊透露,接下来确诊数会呈等比级数暴增,从国外经验与病毒传染力推估,如果不採取任何管制措施,台北市每日万例将在5月初发生,5月中更可能每日近10万,到时候连PCR採检量能都会是问题,所以「以筛代隔」、自主管理绝对必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