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新增11353例本土,是新冠肺炎流行以来,首度破万人染疫。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儿童急诊科主任谢宗学表示,往后每天都会有万人确诊,直到染疫人数达到30%以上,才会从高峰往下降,随着染疫人数攀升,转中重症、死亡人数也会随着升高,他认为现在最该注意各项流程是否有延宕、医疗量能紧绷、确诊者转中重症时,是否有即时的医疗照护。
谢宗学昨(28)日于个人脸书指出,本土单日确诊人数首度破万,往后会有一段时间每天新增确诊病例以万为单位,直到染疫人数达到一定的人口比(通常是30%以上),疫情规模才会从高峰往下降,缓步进入一个谷底的平原期,新冠病毒不会消失、不会清零,也会渐渐地不再受到关注。
谢宗学分析,随着每日确诊病例增加,转中重症的人数也会随着升高,死亡人数也是,疫情下要观察的重点不是绝对数字,而是相对总染疫人数的比率。目前中重症的比率约为万分之30(千分之3),死亡率约为万分之1.3,这是台湾闪过致死率高的原始病毒株、Alpha、Delta等变异株,面对重症率和致死率较低的Omicron得到的防疫成果。
谢宗学表示,现在最重要的防疫工作除了减灾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调适,要从清零逐渐转换与病毒共存,绝对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现在最该注意否造成各项流程延宕、医疗量能紧绷、确诊者转中重症时,是否有即时的医疗照护?中南部疫情的是,因染疫人数暴增,是虽然没有北部严峻,但染疫人数直线上升的压力,逐渐转换成一波波海啸衝击急诊和专责病房,考验着前线医疗人员的极限。
最后谢宗学说,若看到确诊死亡率大幅上升,预期的原因可能有2个,一是没有接种疫苗的长者族群染疫人数增加,二是医疗量能超过负荷崩溃。世界其他国家在过去2年间大多数经歷过程度不一的医疗崩坏和医疗排挤效应,希望我们儘量不要经歷类似痛苦的过程,努力让疫情规模曲线平缓、不滥用急重症资源,同心协力保全医疗量能,一起走过充满曲折的最后一哩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