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柯文哲抛出「软性封城」议题之后,27日赴议会报告,遭到蓝绿议员炮轰。民进党市议员王世坚,呛「搞得人心惶惶」,国民党市议员汪志冰批评说法太笼统,导致大卖场出现抢购人潮,质问到底是民眾不清楚,还是柯文哲没讲清楚,柯文哲则坦言「可能我没讲清楚,抱歉」,但没讲清楚的「软性封城」这句话,替柯文哲创造高声量外,负面声量以及正面声量,也来到半年新高。

预言「软性封城」后「致歉」柯文哲正负声量纷创新高

柯文哲平常版面多、曝光度也高,但近期的「软性封城」说法,更是拉抬出一波讨论度。根据《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时间(2021/10/30~2022/04/27)近半年的数据来看,台北市长柯文哲27日单日,不仅是近半年声量最高峰,同时也是负面声量最高点,达到2千855笔。虽然柯文哲事后解释 ,所谓的「软性封城」就是三级警戒,他同时也在脸书上说明,如果台北市单日新增确诊超过五万人,许多中重症需要入住医院,再加上新北、基隆、桃园的需求,专责病房可能不够用,届时才有可能启动软性封城,其中「不要恐慌」还重覆了两次。即使事后尽力说明解释,但网友不满的负面声量,已经超越2021年11月9日林佳龙暗批顏宽恒输不起,柯文哲点名回呛「陈其迈不是一样」的事件;另外,针对柯文哲提的「软性封城」,前副总统陈建仁28日也表示,依目前疫情发展,重症跟死亡比例都很低,认为没有软封城或是封城的必要,更加重语气「连一点必要也没」。

「软性封城」不只为台北市长柯文哲带来负面声量,根据《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时间(2021/10/30~2022/04/27)观察分析,柯文哲正面声量也在4月27日飙到半年高峰2千794笔。柯文哲把去年防疫成功,归功在「国民素养」,针对在议员质询「软性封城」议题时,他也一一澄清,成功引起不少网友力挺,一举超越2022年1月2日元旦升旗,在府前独站40分钟,事后表示「事情过了就算,自己觉得还好」的事件;但相较正面、负面声量,其实中立总声量数更为多数,也显示出很大网友针对柯文哲的发言,不一定完全採取讚赏或是批评字眼,而是属于就事论事或是平舖直叙的方式讨论。

image source: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
image source: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

「软性封城」做最好坏的打算?柯文哲喊不要「恐慌」成热门关键字

透过《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时间(2022/04/26~2022/04/27)检视柯文哲抛出「软性封城」后的热门关键字,包括数度提及希望市民不要「恐慌」,同时软性封城也被批评是制造市民的「恐慌」,因此「恐慌」二字出现在热门关键字榜单;另外包括「软封城、新名词、三级警戒」等也入列 。

image source: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
image source: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

分析说明

分析区间:本文分析时间范围为2021年10月30日至2022年04月27日。

资料来源:

《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拥有巨量资料,以人工智慧作语意分析之工具资料搜集范围:累积超过10亿笔以上的网路数据库,其内容涵盖新闻媒体、社群平台、讨论区、部落格、地图评论等网站。

研究方法:

系统观测上万个网站频道,包括各大新闻频道、社群平台、讨论区及部落格等,针对讨论『台北市长柯文哲』相关文本进行分析,调查「热门关键字」(注1)、「网路好感度」(注2)作为本分析依据。

*注1 热门关键字:透过『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萃取网路上的文章与主题共同出现的关键热词;次数越多,字词越大;可用来厘清核心议题与重点人事物。

*注2 网路好感度:透过『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系统利用语意分析对每篇主题文章进行正面、负面、中立的情绪判读,并计算正面声量与总声量之比率。

#柯文哲 #软性封城 #关键 #KEYPO #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