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客运不敌疫情衝击,加上当地使用率低,终于宣布桃竹竹苗经营的34条公车路线将于9月12日停驶,此消息一传出,令许多新竹市民震惊,特别是学生族群、银髮族等已将公车作为日常生活主要的交通工具,因此停驶对于固定使用族群的影响程度非同小可。
过去新竹市的大眾运输陈旧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有既有需求者,却使用率不足以支撑业者营运,这让客运业者一直勉强维持,如今大环境加上疫情的衝击,客运终于正式停驶,但让许多市民担心的是,是否新竹客运将成为歷史?什么时候才能优化新竹市的交通?对此,国民党新竹市长参选人林耕仁表示,一座城市的交通规划,影响着城市发展,完善的交通系统才能促进商业繁荣,民眾生活品质才能跟着提升。但新竹客运无法持续经营最大问题在于很多时候公车无法准点,让民眾对于选择公车当主要运输工具的信心不足,进而更降低使用比例,最后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林耕仁承诺,只要担任市长后,首先将盘点各区公车站牌情况、编列预算设立「智能公车站牌」:重新打造公车站亭并装设电子萤幕准确显示公车路径即时资讯;并于站牌上加入招呼灯设计,一键按钮让公车司机也知乘客上车资讯,站牌上也有内建LED灯,夜晚也能看清楚。另外,在电力供应较不足的郊区,设立电子纸站牌;最后要推动特色公车站亭,营造属于地方自己的特色、活化公车站亭效益,站牌也可以做市府政令布达、活动推广、企业广告等等用途,相关收益也将挹注入改善优化整体公车服务。服务提升、搭乘率提升,营运才会提升,这样才能根本解决公车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