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医疗量能崩盘,指挥中心昨宣布即起快筛阳性才可到急诊做PCR,但台大医院急诊医学部临床教授李建璋指出,真实世界的研究指出,快筛准确度只有70%,有30%机率是假阴性,而不是食药署的理想数据有90%以上准确度,呼吁不要尽信快筛结果,快筛阴性但症状严重还是要衝急诊,反而无症状阳性应该到门诊。
李建璋昨在脸书指出,在与病毒共存的时代,快筛变成常用的自我检测工具,依卫福部资讯是台湾市面上的快筛试剂准确率,也就是灵敏度高达90%以上,但真实世界病人的病毒量、检体的品质差异很大,快筛试剂正确性不可能如食药署的实验室数据标准一样。医学顶级期刊文献结果显示,快筛灵敏度部分普遍还会下降10%以上。
李建璋表示,世界上两个最大检验厂罗氏和亚培,真实情境的快筛试剂灵敏度充其量只有70%,而最近一个大规模研究统计市面上所有快筛临床试验的数据更低,灵敏度介于40~70%,「也就是说,每10个感染新冠肺炎的病患, 使用快筛检验会遗漏3个到6个病患,而且这些遗漏的病患也有一大部分是具有感染性的」。
李建璋表示,快筛的问题是假阴性不是假阳性,所以有症状和接触史的民眾,即使快筛阴性,也应该使用PCR确认。急诊的使用原则是依症状的严重度,不是快筛的阴阳,快筛阴性症状严重还是要衝急诊,快筛阳性没有症状,应该去门诊。
李建璋认为,政府应该要和医学中心合约,定期做真实世界的临床试验,并且公布数据,灵敏度小于70%的厂商,应该退出市场。
如果想提高快筛的阳性率,李建璋建议,必须在接触感染后的5天、有症状、而且病毒量高CT值低于30以下的病患,才有可能把灵敏度拉到80%以上。「所以,从此以后请不要再说,快筛的正确率有90%以上,真实的情况是灵敏度只有70%,有30%的假阴性。 」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