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宣布开放、亲近山林政策,登山人数激增,也使得山难案件持续攀升。民进党立委汤蕙祯、庄瑞雄今在立法院质询时呼吁内政部、消防署应思考提拨经费建置车载式5G通讯设备、AI无人机作为救难设备,并研拟让登山者配戴专用的发报通信智慧手环,让登山客遇到山难时能立刻发送资讯与位置。对此,消防署长萧焕彰持正面态度,强调会纳入后续採购推动参考。

内政部消防署近3年山域事故统计,2019年发生207件,死亡27人,2020年454件,41人死亡,去年398件,30人死亡,近三年死亡人数均高于10年平均的21人。

对此,汤蕙祯今质询时指出,以山域事故发生总人数来看,108年有262人、109年655人,110年则有566人,比起以往明显有增高;然而,山难发生后,人力救难队因为必须集结、出发、登山、搜寻,容易就会错失最宝贵的救援黄金时间。

汤蕙祯说,即便有直升机参与搜寻,但成本庞大,也易受天候影响任务执行能力;虽然目前已开始推广无人机搜寻,但受到山区基地台的限制,现有无人机通常得透过4G、5G讯号才能使用,造成偏远山区因讯号微弱而无法出勤。

汤蕙祯指出,目前很多国家开始透过无人机、AI智慧加上手环,整合成新一代的高山智慧搜救方案,让特定操作人员出发到达距离目标20公里内的范围,即可起飞搜寻,有助争取宝贵的救援黄金时间。尤其,AI无人机可视天候情况派发不同机种执行任务,採用独特通讯架构传输,不透过4G、5G通讯,完全不受山区基地台限制,让搜救人员能更快速找到目标。

汤蕙祯强调,若能进一步让登山者以使用者付费的方式配戴专用的发报通信智慧手环,一旦出状况就能自己触发警报发信,让搜救人员根据讯号出动救援。

对此,消防署长萧焕彰持正面态度,他说,山域救难包括搜索与救援,目前消防人员只要抵达现场,救援难度并不高,但搜索确实有需要克服的地方。因此,针对山域救难团队的救援器材提升,这些建议确实非常好,会纳入后续採购推动的重要参考。

庄瑞雄也指出,前瞻基础建设第三期特别预算,针对「数位建设-推广数位公益服务」编列4亿2846万,但现在无人机救灾是否已能达到替补人力的不足、降低第一线人员深入险境的风险?他认为,内政部应建置车载式5G通讯设备,以提升山区的救灾及灾害预防功效。

庄瑞雄表示,以屏东为例,当地超过一半都属于山地,一旦发生暴雨风灾,山地乡的受灾往往很严重,通讯设备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建议在山区优先建置车载式5G通讯设备。

庄瑞雄说,希望赶快看到,而不是只有纸上谈兵,毕竟全世界这么多国家都採用这种救灾模式,就是台湾还没看到有这样的机制。

对此,内政部长徐国勇表示,他赞成救灾要智慧化,目前训练中心的特搜队已有特定场域进行规划训练,看预期成果如何会再编列预算处理。

#无人机 #汤蕙祯 #5G #山难 #AI